黄色诱虫板测报和防控稻纵卷叶螟的效果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常晓丽

作者: 常晓丽;武向文;杜兴彬;陈海霞;陆爽;王冬生;袁永达;张天澍;滕海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黄色诱虫板;测报;防控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3 年 46 卷 13 期

页码: 2677-26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评价黄色诱虫板在测报和防控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中的作用和效果,为测报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和绿色防控其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黄色诱虫板诱集法与常规赶蛾法调查结果比较,确定其测报的可靠性;防治效果采用测产法,将黄色诱虫板处理的水稻产量同杀虫剂处理田块产量进行比较。【结果】3个水稻品种受害情况均表现为7月份较轻,8、9月份相对较重;8月份黄色诱虫板诱集到的稻纵卷叶螟成虫最多,2周内诱集的成虫数量最高达53头/板,平均每天诱集数量为(2.86±0.43)头/板;黄色诱虫板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稻纵卷叶螟成虫诱集的效果。黄色诱虫板下部距离水稻冠层越近,诱集效果越好;同赶蛾数据相比,黄色诱虫板预测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黄色诱虫板对于稻纵卷叶螟成虫具有一定的诱杀作用,防治效果等于或好于使用杀虫剂田块的防治效果。【结论】通过对黄色诱虫板测报和防控稻纵卷叶螟的效果进行评价,认为黄色诱虫板在测报和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分类号: S435.112.1

  • 相关文献

[1]水稻品种对田间稻纵卷叶螟代间发生关系的影响. 常晓丽,武向文,袁永达,张天澍,杜兴彬,沈慧梅,陈海霞,王冬生. 2019

[2]黄色诱虫板对茶小绿叶蝉的诱捕效果研究. 姚雍静,王家伦,何莲,郭灿,段学艺. 2010

[3]利用黄色诱虫板防治三江平原水稻潜叶蝇效果分析. 肖明纲,张擘,赵北平,郑福余,李佩林,王玉杰. 2020

[4]黄色诱虫板对稻飞虱的诱集和防治效果. 常晓丽,武向文,杜兴彬,袁永达,张天澍,陆爽,沈慧梅,滕海媛,王冬生. 2016

[5]三诱技术在辣椒主要害虫防控中的应用. 黄志农,徐志德,陈绍祥,程成. 2010

[6]黄色诱虫板在温室和露地诱虫谱的比较研究. 贝亚维,高春先,陈笑芸,吕要斌,顾秀慧. 2004

[7]设施蔬菜温室白粉虱的绿色防治集成技术研究. 李青超,王立达,武琳琳,韩业辉,刘洋,王宇先,高崇. 2019

[8]茶树病虫害测报中相关因素的探讨. 王国华. 2009

[9]2010~2012年广西宜州市甘蔗螟虫性诱测报. 韦贵剑,梁景文,覃正生,黄永东,侯青光,罗积维,陆文娟,黄规军. 2013

[10]灰翅麦茎蜂(膜翅目:茎蜂科)成虫发生期及其机率值模型. 赵利敏,贾豪,杨荣科. 2013

[11]稻水象甲发生与防治技术. 白义川,谷希树. 1999

[12]基于图像的水稻灯诱害虫自动识别技术的研究. 冼鼎翔,姚青,杨保军,罗举,谭畅,张超,徐一成. 2015

[13]CARAH预警模型在青海马铃薯晚疫病测报上的应用. 马永强,咸文荣. 2017

[14]樱桃褐腐病测报及其生产防治关键技术. 盛玉,陈红莉,谢庆梅,周晖,张金云,潘海发. 2021

[15]我国棉花盲蝽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吴孔明. 2012

[16]稻区灯下飞虱科昆虫种类构成的初步研究. 李波,何佳春,胡阳,傅强. 2014

[17]茶黄螨对茄子的危害及其防治. 吴秋玲,陈家翔. 2008

[18]亚洲玉米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瞿保平. 1992

[19]SIMWR—1空心菜白锈病流行模拟模型. 陈松恩,陈一安,魏晓滨,刘浩官,陈光禄,王志雄. 1993

[20]烟蚜测报诱集方法的研究. 钱玉梅,王凤龙,秦焕菊,任广伟,王立和,陈德鑫.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