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瘤胃赖氨酸和过瘤胃蛋氨酸对母牦牛泌乳性能及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涵文

作者: 曹涵文;张成福;信金伟;朱勇;张强;姜辉;次旦央吉;鲜莉莉;陈晓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过瘤胃赖氨酸;过瘤胃蛋氨酸;泌乳牦牛;犊牛;体尺指标;生长性能

期刊名称: 动物营养学报

ISSN: 1006-267X

年卷期: 2021 年 011 期

页码: 6257-62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水平过瘤胃赖氨酸(RPLys)和过瘤胃蛋氨酸(RPMet)对牦牛泌乳性能及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选择体尺、体重相近的健康的泌乳期带犊母牦牛40头,平均分为4组,每组各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10、15 g/d RPLys和RPMet(RPLys∶RPMet=3∶1),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42 d。分别于饲喂起始与结束时,测定泌乳牦牛产奶量、乳成分、犊牛体尺指标和生长性能指标。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0 g/d RPLys和RPMet能够显著提高泌乳牦牛乳蛋白含量(P<0.05),对产奶量、乳脂率及乳中乳糖、总固形物、氨基酸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0 g/d RPLys和RPMet能够显著提高犊牛胸围、体驱指数、末重、总增重、平均日增重及肥度指数(P<0.05),对体高、体斜长、管围、体长指数影响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10 g/d RPLys和RPMet(RPLys∶RPMet=3∶1)能够提升泌乳牦牛的泌乳性能,并对犊牛的生长性能产生积极影响。

分类号: S823.5

  • 相关文献

[1]不同水平过瘤胃氨基酸对泌乳牦牛生产性能及乳成分的影响. 曹涵文,陈晓英,信金伟,朱勇,张强,姜辉,次旦央吉,孙光明,洛桑顿珠,达娃央拉,张成福. 2021

[2]过瘤胃氨基酸对藏西北绒山羊生长性能、血浆指标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 达瓦,索朗达,巴桑玉珍,阿旺措吉,巴贵,德吉,吴玉江,仁青措姆. 2025

[3]巴氏初乳对犊牛生长性能及胃肠道发育的影响. 刘根涛,卜登攀,赵连生,张巧娥. 2017

[4]奶牛过瘤胃蛋氨酸和过瘤胃赖氨酸营养研究进展. 冯薇,王加启,卜登攀. 2009

[5]低蛋白饲粮添加氨基酸对黔北麻羊血液代谢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安靖,马政发,韩娥,杨艺,吴文旋,陈鑫珠. 2023

[6]饲粮添加过瘤胃赖氨酸和过瘤胃蛋氨酸对泌乳水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邹彩霞,唐庆凤,李舒露,韦升菊,梁辛,李丽莉,夏中生,梁贤威. 2010

[7]饲粮赖氨酸与蛋氨酸添加量对泌乳水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唐庆凤,邹彩霞,梁辛,杨炳壮,韦升菊. 2015

[8]过瘤胃蛋氨酸和赖氨酸对越冬期梅花鹿幼鹿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黄健,鲍坤,张铁涛,崔学哲,李光玉,杨福合,张婷,王凯英. 2015

[9]日粮添加过瘤胃氨基酸对高产奶牛生产性能、乳成分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芦娜,潘振亮,陈龙宾,宋旭东,王文杰,马树纲,刘景喜. 2019

[10]夏季补饲对放牧条件下泌乳牦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理、生化、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曹旭亮,刘虎,杨果,何金峰,肖玲,龙瑞军,周建伟. 2021

[11]杂交狼尾草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对福清山羊生长性能及消化代谢的影响. 李文杨,吴贤锋,占今舜,霍俊宏,黄勤楼,刘远. 2021

[12]围产期低能饲粮添加过瘤胃赖氨酸对初乳质量、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蒋青荣, DELELESSE Debele Girma, 顾鲲涛, 杜超, 马露, 吴鹏, 王建平, 卜登攀. 2019

[13]整粒或粉碎糙米、稻壳对仔鹅生产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李文增,施寿荣,杨海明,邹剑敏,王志跃. 2010

[14]代乳粉对不同日龄驴驹生长性能的影响. 达拉吉如嘎,张永昌,吴海青,刘永斌,娜仁花,查干. 2018

[15]去谷壳酱香型白酒酒糟高蛋白饲料对三穗麻鸭的饲喂效果. 张洁,李莉娜,代国滔,韩雪,苗小猛,简志银. 2023

[16]两种消毒剂处理饮水对犊牛生长性能和腹泻发病率的影响. 陈龙宾,潘振亮,韩静,刘景喜,袁思堃,张煊明,于化福,李怀安. 2013

[17]不同颗粒开食料对早期断奶犊牛瘤胃发育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刘景喜,陈龙宾,潘振亮,韩静,侯振平,乔家运,郝建国. 2012

[18]饮用水处理剂对犊牛饮用水质量、饮水量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刘景喜,陈龙宾,潘振亮,韩静,周娟,袁思堃,张烜明,于化福,李怀安. 2013

[19]饮水处理剂对犊牛饮水量、生长性能及成活率的影响. 韩静,陈龙宾,潘振亮,刘景喜,袁思堃. 2013

[20]复合微生态制剂对犊牛生长性能、粪样微生物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刘俊阳,高爱武,成立新,乔建敏,凤英,王志铭,于朝晖,王海荣.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