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与施氮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闫翠萍

作者: 闫翠萍;裴雪霞;王姣爱;杨峰;曹勇;张晶;党建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秸秆还田;施氮;冬小麦;生长发育;氮肥利用率;水分生产率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1 年 19 卷 02 期

页码: 271-2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玉米一年两熟耕作区玉米秸秆还田与氮肥配施和化肥单施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籽粒产量及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相同时,秸秆与氮肥配施越冬前和拔节期冬小麦总茎数和单株分蘖数低于化肥单施,施氮量在75~225 kg·hm-2时,植株干重高于化肥单施;孕穗期到成熟期植株干重、成穗率和产量构成因素秸秆与氮肥配施处理高于化肥单施处理,籽粒产量增加58.9~339.6 kg·hm-2,水分生产率提高0.026~0.083 kg·m-3。施氮量在75 kg·hm-2时,秸秆与氮肥配施的氮肥表观利用率低于化肥单施;在150~300 kg·hm-2时高于化肥单施。因此,针对目前黄淮海麦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秸秆还田前期生物争氮、后期供肥能力增强的特点,秸秆连续还田后配施纯氮225 kg·hm-2,可有效提高灌水和氮肥利用率,实现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冬小麦氮素吸收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李玮,乔玉强,杜世州,赵竹,陈欢,曹承富. 2014

[2]玉米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冬小麦土壤氮素表观盈亏及产量的影响. 李玮,乔玉强,陈欢,曹承富,杜世州,赵竹. 2015

[3]控释肥料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栗丽,洪坚平,王宏庭,谢英荷. 2012

[4]秸秆与氮肥配施对冬小麦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孟会生,王静,闫永康,殷海善,李彬. 2012

[5]刈割后施氮对冬小麦再生植株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王丹丹,王玉平,沈禹颖,冯成庸. 2015

[6]匀播和施氮量对冬小麦群体、光合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张金汕,贾永红,孙鹏,刘冲,王欢,罗四维,石书兵. 2021

[7]不同施氮量对麦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N2O排放的影响. 陈津赛,孙玮皓,王广帅,Abubakar Sunusi Amin,高阳. 2021

[8]施氮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影响的模拟研究. 李华伟,陈昱利,禚其翠,张宾. 2019

[9]不同施氮比例和时期对冬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 赵广才,李春喜,张保明,王崇义. 2000

[10]不同施氮水平下水分调控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张继,翟丙年,贾亮,强晓敏,张洋. 2011

[11]三熟制油菜秸秆还田条件下施氮量对早稻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肖小军,吕伟生,余跑兰,郑伟,李亚贞,胡磊,肖富良,张绍文,黄天宝,肖国滨. 2019

[12]东北冷凉地区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光合、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隋阳辉,高继平,刘彩虹,徐正进,王延波,赵海岩. 2018

[13]接种AM真菌和施氮对还田稻秆氮素释放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贾艳艳,杨文飞,杜小凤,王伟中,文廷刚,孙爱侠,诸俊,顾大路. 2020

[14]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春玉米氮素利用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高洪军,彭畅,窦森,张秀芝,李强,李素琴,朱平. 2020

[15]不同土壤背景下秸秆还田量对水稻产量构成及氮吸收利用的影响. 解文孝,李建国,刘军,吕军,梁传斌,潘争艳,李蒙杉,史鸿儒. 2021

[16]氮肥减施与花生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氨挥发、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胡中泽,衣政伟,杨大柳,王安,陈留根,张岳芳,王显. 2022

[17]基于DNDC模型研究春玉米长期秸秆还田的氮肥减施潜力. 李骁,姜蓉,侯云鹏,何萍,邹国元,徐新朋,樊代佳,何新,何文天. 2023

[18]秸秆还田及不同比例控失尿素对华北平原小麦产量及潮土性质影响. 张水清,涂昊泽,岳克,黄绍敏,张博,宋晓,郭斗斗,张珂珂,岳艳军. 2024

[19]秸秆还田和氮肥减施对滨海盐渍土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戴相林,刘雅辉,孙建平,赵子婧,左永梅,耿雷跃,张俊娥. 2023

[20]秸秆还田下氮肥用量对玉米产量及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张鑫,隋世江,刘慧颖,安景文.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