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妹羊肚菌多孢分离和组织分离菌株栽培出菇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青

作者: 王青;李闯;汪国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六妹羊肚菌;多孢分离;组织分离;交配型基因;大棚栽培

期刊名称: 中国食用菌

ISSN: 1003-8310

年卷期: 2023 年 42 卷 004 期

页码: 80-84

摘要: 对3个商业化栽培羊肚菌菌株进行了鉴定,通过多孢分离及组织分离2种方式分离菌株,并利用冬闲蔬菜大棚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3个羊肚菌菌株均鉴定为六妹羊肚菌.2种分离方式下,六妹羊肚菌HY8后代分离菌株产量均高于菌株HA1和HY5.菌株HY8多孢分离后代菌株产量明显低于组织分离菌株,而菌株HA1和HY5多孢分离菌株产量略高于组织分离菌株.说明六妹羊肚菌不同菌株的大田表现差异较大,不同分离方式的后代菌株产量也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结果为羊肚菌生产中选择表现优良的菌株提供参考.

分类号: S646.9

  • 相关文献

[1]双孢蘑菇繁育方式和移植次数与产量的关系. 孔祥君,黄小东,宋德瑜,陆蕙芳,朱玉民,蒋永良,赵仁福,蔡美英,沈栋柱,杨春全. 1993

[2]微酸性电解水和紫外光结合对采后六妹羊肚菌的保鲜作用. 许瀛引,谢丽源,张志远,彭卫红,何晓兰,唐杰. 2021

[3]六妹羊肚菌多糖部分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罗强,李强,陈诚,陈祖琴,黄文丽. 2017

[4]六妹羊肚菌的化学成分. 涂小曼,谢光波,唐岚,邓科君,谢丽源. 2021

[5]响应面法优化六妹羊肚菌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 李丰硕,冀宝营,韩冰,孙立梅,王洪奇,柴林山,池景良. 2023

[6]羊肚菌种袋栽培研究. 赵永昌,刘萍,马渊浩,赵子悦,柴红梅. 2021

[7]羊肚菌新品种‘川羊肚菌6号’. 陈影,唐杰,彭卫红,甘炳成,黄忠乾,王勇. 2017

[8]白灵侧耳(白灵菇)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谭笑,滕立平,路杨,李莉,李慧,温嘉伟,李玉. 2015

[9]块菌属分子系统学及菌根共生机制研究进展. 李淑超,乔鹏,刘思思,陈娟,郭顺星. 2017

[10]香菇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后代性状变异初探. 宋春艳,尚晓冬,谭琦,刘德云,郑巧平,项寿南. 2008

[11]蛹虫草无性孢子的交配型基因类型的分子鉴定. 谭琦,蔡涛,汪虹,魏静,冯爱萍,林楠,鲍大鹏. 2011

[12]野生蛹虫草的分离及出草分子检测研究. 肖军,夏爽,陈珣,肇莹. 2018

[13]稻曲病菌交配型基因MAT1-2-1和MAT1-2-8的特性分析. 雍明丽,于俊杰,曹慧娟,俞咪娜,潘夏艳,宋天巧,刘永锋. 2021

[14]基于交配型基因的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鉴定双孢蘑菇核型. 冯志勇,陈辉,汪虹,黄建春,郝海波,王倩,宋晓霞,隽加香,张津京. 2019

[15]香菇交配型基因的分析与应用研究进展. 张敏,陈平. 2005

[16]运用交配型基因分子标记辅助蛹虫草亲和配对. 鲍大鹏,刘敏祥,汪滢,杨瑞恒,茅文俊,何华奇. 2017

[17]交配型基因作为分子标记鉴定蛹虫草退化菌株的核相初步研究. 汪虹,魏静,林楠,冯爱萍,陈明杰,鲍大鹏. 2010

[18]香菇交配型基因的遗传研究 Ⅰ一种交配型基因测定的新方法. 潘迎捷,陈明杰,贺冬梅,冯志勇,汪昭月. 1996

[19]中国主要香菇栽培菌种交配型基因的遗传分析. 朱朝辉,陈明杰,谭琦,贺冬梅,潘迎捷. 2000

[20]野生白蘑菌丝分离试验. 关艳丽.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