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粳中组8号种子休眠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连斌

作者: 吴连斌;赵成章;杨长登;戚秀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休眠;早粳;高酸度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1994 年 05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中组8号(japonica)是一个具有深度休眠的优质早粳品系,休眠期为45天。该试验分别对其完整种子、剥壳种子及经干热预处理的完整种子进行试剂处理,并测试了其种子浸出液对水稻非休眠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表明,①55℃干热处理7天、0.1mol/LHNO3或0.1mol/LHC1浸种1天及其剥壳处理都能有效的打破其休眠,50ppMGA3效果不大,0.1mol/LKNO3及0.4%H2O2无效;②对于剥壳种子,0.1mol/LHNO3或0.1mol/LHC1有毒害作用,GA3有明显的促萌作用,KNO3或H2O2仍然无效;③干热处理后的完整种子对一些试剂的反应与未处理的相似,但该处理不能增强高酸度对完整种子的促萌作用;④H2O2具有依赖GA3的促萌作用,但这种作用机理尚不清楚;⑤抑萌物质存在于胚及胚乳中,种壳中不存在。通过分析认为中组8号的种子休眠主要由种壳透气性差引起,同时内源激素水平也对萌发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因素。

分类号: S511.2

  • 相关文献

[1]早熟优质多抗粳稻新品系的选育. 吕彬. 2001

[2]寒地早粳孕穗期抗冷性鉴定与筛选. 刘乃生,宋成艳,王桂玲,周雪松. 2012

[3]寒地早粳裂颖性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马文东,张云江,吕彬,李大林,王继馨,鄂文顺,陈大鹏,李修平. 2008

[4]寒地早粳品种稻瘟病抗性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潘国君,陈书强,宋成艳,王桂玲,潘博. 2009

[5]寒地早粳品种稻瘟病抗性与品质的关系. 潘国君,陈温福,冯雅舒,宋成艳,李霞辉,张兰民,刘传雪,王桂玲,王瑞英,张云江. 2005

[6]早粳新品种黑粳10号. 杨秀峰,商全玉,吕国依,王万霞,梁吉利,张立军. 2016

[7]寒地早粳花培培养基中铁的效应. 张兰民,黄晓群,王瑞英,刘传雪,关世武. 2008

[8]2种雀稗属牧草种子休眠机理及其破除方法研究. 王文娟,赵丽丽,王普昶,陈超. 2017

[9]浸种处理对闽引羽叶决明种子萌发的影响. 罗旭辉,詹杰,陈义萍,应朝阳,黄榕辉. 2010

[10]东方百合不同品种鳞茎冷藏期间形态和生理变化. 蔡宣梅,方少忠,郭文杰,魏翠华,林真,林捷. 2009

[11]肉苁蓉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的初步研究. 牛东玲,宋玉霞,郭生虎,马洪爱,李苗,郑国琦,高晓原. 2006

[12]碱蓬种子解除休眠及促进萌发研究. 王茂文,周春霖,洪立洲. 2005

[13]落叶果树自然休眠发展进程的界定. 赵文东,赵海亮,高东升. 2008

[14]葡萄延迟栽培几个调控因素的总结. 魏国增,赵海亮,王振家. 2009

[15]温度和赤霉素对薰衣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李雪萍,李乃伟,李和平,周义峰. 2015

[16]种子(拟南芥)休眠与萌发的调控机制. 钟理,张莉,杨春燕,李辰琼,吴佳海. 2014

[17]蓝莓生理特性及需冷量研究进展. 杨玉春,魏永祥,孙斌. 2012

[18]影响烟草种子萌发的理化因素研究. 肖杨,陈雁,董华林. 2008

[19]三类观赏百合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高霞. 2006

[20]落叶果树休眠期糖代谢研究进展. 孙凌俊,马丽,高圣华,赵海亮,朱绍坤.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