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兼抗稻白叶枯病和褐稻虱种质资源筛选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恢鸿

作者: 农秀美;黄福新;陈永惠;李清标;罗善煜;韦素美;师翱翔;黄辉晔;黄凤宽;李青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兼抗种质资源;白叶枯病;褐稻虱;筛选

期刊名称: 广西植保

ISSN: 1003-8779

年卷期: 1991 年 03 期

页码: 5-9

摘要: 1981~1990年,笔者以国际稻白叶枯病圃和褐稻虱圃的材料为主,先在历年各自抗性鉴定基础上,选出抗性材料进行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在784个品种中,具有双抗品种327个,可作水稻兼抗甚至多抗育种的抗性供体亲本利用.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超级稻品种(材料)抗病虫性的鉴定. 沈群辉,毛雪琴,孙国昌,刘光杰,程式华. 2002

[2]褐稻虱饲料稻株中数种氨基酸的营养效应. 张增全,顾金炎. 1985

[3]若干粳稻品种(系)抗褐稻虱特征评价. 高春先,贝亚维,顾秀慧. 1992

[4]褐稻虱鸣声的特征参数. 殷柏涛,陈伦裕,张志涛. 1991

[5]用同态解卷估计褐稻虱鸣声的基音周期. 殷柏涛,张志涛. 1994

[6]印楝油对褐稻虱雌虫求偶鸣声和交尾行为的影响. 张志涛,R.C.Saxena,M.E.M.Boncodin. 1991

[7]褐稻虱发声机理模型和雌虫鸣声的人工模拟. 张志涛,殷柏涛,陈伦裕,R.C.SAXENA. 1991

[8]褐稻虱的多型现象. 张志涛,孔维泽. 1988

[9]稻田水浆管理对水稻生理代谢和褐稻虱种群的影响. 张增全,顾金炎,周爱农. 1992

[10]褐稻虱求偶鸣声和交尾行为. 张志涛,殷柏涛,陈伦裕,R.C.Saxena. 1991

[11]应用~(32)P、~(86)RB标记褐稻虱的方法. 谢宗传,邹祖仁,钱寿喜. 1980

[12]褐稻虱前期虫源监测的母系定居频次调查法. 李宜慰,祝兆麒. 2006

[13]褐稻虱的转节自触机械感觉毛(同翅目:飞虱科). 傅强,张志涛,李宝娟,高其康. 1995

[14]小粒野生稻对褐稻虱抗性物质的研究. 肖汉祥,张良佑. 2001

[15]野生稻对褐稻虱的抗性评价及利用初报. 黄巧云,潘大建,梁能,张良佑,曾玲,吴荣宗. 1992

[16]杂交稻新组合抗优80对褐稻虱抗性的初步研究. 肖英方,邱光,顾正远,陈海新,问才干,丁伦友. 1996

[17]我国植物保护科学研究现状和21世纪的发展与展望. . 1998

[18]增效磷对杀虫剂的增效作用和增效比值研究. 王强,韩丽娟,顾中言,许小龙,黄祥麟. 1996

[19]抗性品种与天敌对褐稻虱种群的协同调节作用. 高春先,贝亚维,顾秀慧. 1992

[20]褐稻虱与水稻的氮素营养关系. 张增全,顾金炎,周爱农.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