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肥对旱作马铃薯产量及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旭

作者: 赵旭;梁俊梅;张婷婷;张君;张胜;安昊;张诗雨;郭雪娇;王新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期施肥;土壤养分;马铃薯;产量;养分吸收规律

期刊名称: 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6-1197

年卷期: 2024 年 52 卷 001 期

页码: 55-63

摘要: [目的]探究阴山北麓旱作区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和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方法]在国家土壤质量武川观测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以华颂 7 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肥(CK)、施氮磷钾肥(NPK)、单施有机肥(M)、氮磷钾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NPK+M)4 种不同施肥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和马铃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磷素、钾素积累量的影响.[结果]在出苗后第 90天时,NPK+M处理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分别较CK显著提高 206.85%、254.15%、241.86%、125.18%(P<0.05),土壤pH值较CK显著降低 10.81%(P<0.05);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分别较 CK 显著提高 126.19%和 17.28%(P<0.05),干物质积累量较CK显著提升196.92%(P<0.05),氮素、磷素、钾素积累量分别较CK显著提高 209.54%、167.74%、196.13%(P<0.05).马铃薯产量与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磷素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钾素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在氮磷钾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马铃薯养分吸收量最佳,是阴山北麓旱作区马铃薯适宜施肥模式.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长期不同施肥对黄潮土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魏猛,张爱君,诸葛玉平,李洪民,唐忠厚,陈晓光. 2017

[2]马铃薯氮磷钾养分吸收规律及施肥肥效的研究. 段玉,张君,李焕春,赵沛义,妥德宝,姚俊卿,安昊,贾有余. 2014

[3]长期定位轮作施肥对马铃薯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君,潘志华,段玉,赵沛义,王博,李焕春,连海飞. 2020

[4]PBAT型全生物降解地膜对南疆马铃薯产量及土壤温湿度与养分的影响. 王斌,万艳芳,王金鑫,孙九胜,槐国龙,崔磊,张彦红,魏彦宏,刘国宏. 2020

[5]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土壤养分和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傅松,傅树斌,王丁祥,许国春. 2019

[6]长期轮作与施肥对马铃薯土壤养分和产量的影响. 王晓军,孙玉琴,杨军学,王勇,张尚沛,程炳文,张晓娟. 2021

[7]干旱地区覆盖方式对土壤养分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王平,陈娟,谢成俊,王镭. 2021

[8]复合微生物肥料在大西洋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付华军,肖广江,简营,毛中伟. 2018

[9]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对马铃薯土壤养分运移及产量的影响. 史书强,赵颖,何志刚,娄春荣. 2016

[10]不同微生物菌剂浸种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薯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刘雅娜,陈文晋,范雅芳,魏红,赵瑛琳,薛慧玲,张璟,孔庆全,贺小勇,张子义. 2024

[11]稳定性马铃薯专用肥对马铃薯及土壤养分的影响试验初报. 张旭临,车宗贤,龚成文,赵欣楠,杨君林,冯守疆,巩俊花. 2018

[12]平衡施肥对全膜双垄沟播春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 吕军峰,郭天文,侯慧芝,谭雪莲. 2009

[13]高产条件下大蒜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规律的研究. 张文君,刘兆辉,江丽华,陈清,郑福丽,王梅,林海涛,宋效宗. 2008

[14]长期施肥红壤稻田有机碳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 余喜初,李大明,柳开楼,黄庆海,叶会财,徐小林,陈明,胡惠文. 2013

[15]适量有机肥与氮肥配施方可提高河西绿洲土壤肥力及作物生产效益. 马忠明,王平,陈娟,包兴国. 2016

[16]长期施肥对根系及土壤微生态环境、养分和结构的影响综述. 杨文飞,杜小凤,顾大路,吴传万,王伟中. 2020

[17]双季稻-绿肥种植系统下长期施肥对赤红壤性状的影响. 张成兰,艾绍英,杨少海,宁建凤,王荣辉,李超. 2016

[18]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大豆田黑土酶活性研究. 马星竹,周宝库,郝小雨. 2016

[19]长期施用含硫化肥对稻田土壤养分含量及剖面分布的影响. 沈浦,李冬初,徐明岗,牛德奎,高菊生,候晓娟. 2011

[20]长期施肥对农牧交错区农田肥力因子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张婷婷,段玉,梁俊梅,张君,安昊,范霞,韩振勇.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