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水增密模式对杂交籼稻减氮后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敏

作者: 李敏;罗德强;江学海;蒋明金;姬广梅;李立江;周维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籼稻;减氮;控水;增密;调控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20 年 46 卷 009 期

页码: 1430-14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杂交籼稻品种成优981为试验材料,于2017—2018年开展大田试验,以常规高产栽培(N0W0D0)为对照:N0为施氮量187.5 kg hm–2、W0为湿润灌溉(0 kPa)、D0为密度20.0×104 hm–2,在减氮10%(N?10%)和减氮30%(N?30%)条件下分别设置3种单一增密处理(W0D1、W0D2、W0D3;D1为增密20%、D2为增密40%、D3为增密60%)和9种控水增密耦合模式处理(W1D1、W1D2、W1D3、W2D1、W2D2、W2D3、W3D1、W3D2和W3D3;W1、W2、W3分别为轻、中、重干湿交替灌溉,低限土壤水势分别为?10 kPa、?20 kPa和?30 kPa),研究控水增密耦合模式对水稻不同程度减氮后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1)减氮10%(N?10%)条件下,3种单一增密处理均较对照减产,其中W0D1与对照相比产量差异不显著,其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略有提高,但收获指数降低.9种控水增密模式中W1D1和W2D1分别较对照平均增产3.70%和1.19%,前者差异达显著水平,该2种模式的有效穗数与对照基本相当,穗粒数分别降低3.50%和2.79%,结实率分别提高3.04%和2.37%,千粒重分别增加0.71%和0.35%,2种模式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分蘖成穗率分别提高3.88%和5.54%,抽穗期高效叶面积指数分别提高2.77%和0.59%,同时成熟期干物质积累总量与对照基本相当,且穗部干物质分配量分别增加3.87%和1.78%、穗部干物质分配比例分别增加5.50%和6.24%,收获指数分别提高5.53%和5.93%.(2)减氮30%(N?30%)条件下,9种控水增密模式2年均较对照显著减产,平均减产15.44%~30.85%,其中W2D2和W1D2模式减产幅度较小.因此,合理的控水增密耦合模式能在少量减氮条件下调控群体生长特性以实现水稻增产,但过量减氮条件下控水增密模式的调控效应变弱、难以实现高产.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不同减氮栽培模式对杂交籼稻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李敏,罗德强,蒋明金,江学海,姬广梅,李立江,周维佳. 2022

[2]控水增密模式对水稻减氮后光合生产特性的影响. 李敏,罗德强,蒋明金,江学海,姬广梅,李立江,周维佳. 2020

[3]增密减氮处理对水稻纹枯病发生的影响. 潘荣光,孙红梅. 2017

[4]减氮对机插杂交籼稻茎秆生长及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徐文波,王荣基,蒋明金,江学海,姬广梅,李敏,罗德强,周维佳. 2021

[5]基于Hybrid-Maize模型的3个生态地点玉米产量潜力评估. 白金顺,尤飞. 2018

[6]减肥增密对三熟制直播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韩德鹏,王馨悦,郑伟,肖小军,李亚贞,黄天宝,熊文,夏晶,黄宇辉,陈明,欧阳凤仔. 2024

[7]半干旱区玉米行距调整增密对群体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王洪君,王楠,胡宇,栾天宇,孙孟琪,梁烜赫,赵鑫,栾天浩,代永刚,陈宝玉. 2018

[8]控释掺混肥结合增密对水稻氮肥利用效率和氨挥发的影响. 曹兵,丁紫娟,侯俊,马孝卫,王学霞,王磊,王甲辰,邹国元,倪小会,陈延华. 2022

[9]花生大垄三行增密种植模式研究. 王海新,苏君伟,颜景波,赵艳,安玉明,阚洪江,李楠,王慧新. 2014

[10]增密、少耕与化控耦合对玉米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兰天娇,张晓龙,贺明,司雨,郑培峰,吕艳杰,王永军. 2023

[11]不同施氮水平对耐密宜机收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兰慧青,张向前,程玉臣,师晶晶,陈宣伊,步恒通,白东星,路战远,刘雅杰,陈丽荣. 2023

[12]分蘖期控水处理对超级稻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孔雷蕾,李妹娟,唐湘如,杜尧东,王华. 2015

[13]负水头供水控水盆栽装置及灌溉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李邵,薛绪掌,郭文善,李霞,陈菲. 2008

[14]北票市控水条件下早春高品质番茄品种筛选. 张逸鸣,辛彬,刘爱群,赵丽丽. 2020

[15]控水条件下番茄种质资源苗期耐旱性综合评价指标研究. 梁玉芹,刘云,宋秀兰,宋炳彦. 2012

[16]夏季修剪和控水对盆栽金豆生长和开花的影响. 潘少霖,彭玉全,韦晓霞,叶新福,陈文光. 2016

[17]水稻不同时期控水对产量性状的影响初探. 杨生龙,虎久科,刘祁,强爱玲. 2005

[18]拔节至开花期控水对冬小麦氮素吸收运转的影响. 范仲卿,赵广才,田奇卓,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亓振. 2014

[19]控水对日光温室樱桃番茄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宇曦,武隆楷,王娟娟,李衍素,贺超兴,于贤昌,王君. 2020

[20]水稻籽粒形态的机器视觉检测及其在抗旱性鉴定中的应用. 张卫星,朱德峰,廖西元,朱智伟,徐一成,林贤青,张玉屏,陈惠哲,周平.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