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西部草原地上生物量的遥感估算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添

作者: 高添;徐斌;杨秀春;金云翔;马海龙;李金亚;于海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内蒙古西部;草原;归一化植被指数;地上生物量;气候因子

期刊名称: 中国沙漠

ISSN: 1000-694X

年卷期: 2013 年 33 卷 02 期

页码: 597-60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2005—2011年内蒙古西部草原756个地面调查样方与2001—2011年MODIS-NDVI数据集,建立统计模型,估算了内蒙古西部草原地上生物量,并探索了地上生物量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论如下:①内蒙古西部草原地上生物量2001—2011年均值为5.27Tg(1Tg=1012 g)。2001—2011年间,内蒙古西部草原地上生物量呈波动状态且略有下降趋势。②内蒙古西部草原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差异显著,总体自东南向西北逐步降低。③内蒙古西部草原地上生物量年际波动的主要驱动因子是1—7月的降水量,而与同期气温无显著关系;降水量同样是决定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而气温的影响较弱。本研究的估值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样方的采集标准差异、样方生物量的折算偏差、灌木生物量的低估与遥感数据集误差。

分类号: S812

  • 相关文献

[1]内蒙古西部地区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的情况调查. 刘德明,张小平,吉亚塔,耿万恒,庄光辉,郭建平,格日勒. 2004

[2]新陆早48号在内蒙西部的适应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咸丰,路战远,张建中,陈立宇,杨建强,程玉臣,张向前,曹丰海,姜晓平,刘智. 2021

[3]15个燕麦品种在内蒙古西部黄河南岸地区生产性能综合评价. 那亚,乌仁曹,李峰,花梅,徐丽君,李文龙,陶雅. 2022

[4]应用MODIS-NDVI对草原植被变化监测研究—以锡林郭勒盟为例. 邢旗,刘爱军,刘永志,高娃. 2005

[5]垄作小麦群体的光分布特征及其对不同叶位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李升东,王法宏,司纪升,孔令安,冯波,张宾,刘建军,秦晓胜. 2009

[6]运用光谱技术改进Beer-Lambert定律的定量化及其应用研究. 谭昌伟,王纪华,黄义德,黄文江,刘良云. 2005

[7]垂直植被指数的计算和精度分析. 徐丹丹,李文龙,王迅,薛中正. 2010

[8]基于新型植被指数的冬小麦LAI高光谱反演. 束美艳,顾晓鹤,孙林,朱金山,杨贵军,王延仓,张丽妍. 2018

[9]基于高光谱植被指数的棉田冠层特征信息估算模型研究. 祁亚琴,吕新,陈冠文,林海荣,陈燕,陈剑. 2011

[10]2001-2020年川西北高原归一化植被指数演变特征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 王鑫,王明田,冯勇,邹雨伽,郭斌. 2022

[11]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变量施肥控制系统研究. 牛哓颖,钱东平,王秀,杨世凤,邵利敏. 2005

[12]利用Beer-Lambert消光定律遥感反演玉米叶面积指数. 王双喜,束美艳,顾晓鹤,杨贵军,张继超,韩东,郭伟. 2018

[13]祁连山高寒草原土壤水分与植被盖度的关系. 陆丰帅,阿的鲁骥,程云湘,侯扶江. 2020

[14]应用手持式植物光谱测量仪开展甘蔗蓟马为害差异研究. 罗志明,尹炯,李银煳,张荣跃. 2022

[15]山东省植被指数影像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杨洁,隋学艳,杨丽萍,郭洪海,朱振林. 2011

[16]基于Greenseeker冠层光传感器的棉花精准施氮技术规程. 张建国,朱永江,单娜娜,张炎,赖波. 2018

[17]基于MODIS山东省植被指数影像数据库的实现. 杨洁. 2011

[18]基于环境减灾小卫星数据叶面积指数的反演. 宋茜,张国庆,黄楠,莫红,刘述彬. 2013

[19]干早监测指标综述. 张巧凤,刘桂香,包玉海. 2014

[20]基于3S技术的新疆巩留县草原产草量及载畜平衡评估研究. 张勇娟,曹娟,贠旭江,李新一,王加亭,闫瑞瑞,辛晓平,张云玲.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