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麻醉剂对凡纳滨对虾麻醉效果及组织氧化损伤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韦政坤

作者: 韦政坤;董宏标;赵文;陈飞;张传镶;陈健;宫保华;朱长波;张家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丁香酚;MS-222;麻醉效果;应激损伤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2095-0780

年卷期: 2023 年 001 期

页码: 136-1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丁香酚和MS-222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麻醉效果及相同效果下造成的二次应激,为两种麻醉剂在凡纳滨对虾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数据与实验依据。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丁香酚(20、30、40、60、80、100、120、140和160 mg·L-1)和MS-222 (800、900、1 000、1 100、1 200、1 300、1 400、1 500和1 600 mg·L-1)对体质量为(14±3) g凡纳滨对虾的麻醉效果,以及相同效果下对其机体生理和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丁香酚和MS-222的质量浓度分别为80和1 400 mg·L-1时,对虾在3 min内进入深度麻醉阶段,5 min内恢复正常;2)使用这两种麻醉剂均会造成对虾的鳃和肝胰腺组织损伤,其中丁香酚组的鳃组织各项抗氧化指标早于MS-222组达到峰值;丁香酚组Caspase-3活性在麻醉复苏后6 h显著降低,而MS-222组则显著升高(P<0.05);丁香酚组和MS-222组的Na+/K+-AT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组织形态分析显示两种麻醉剂均会引起对虾鳃和肝胰腺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或裂解损伤,而在麻醉复苏后6 h丁香酚组恢复正常。综上,丁香酚和MS-222对凡纳滨对虾均有麻醉效果,但MS-222所需浓度更高,且对机体造成的二次应激损伤更为严重。

分类号: S981.21

  • 相关文献

[1]MS-222和丁香酚对亚东鲑鱼麻醉效果的比较. 王金林,王万良,张忭忭,谭大明. 2021

[2]MS-222和丁香油对黄条(鱼师)麻醉效果研究. 王维鑫,崔爱君,徐永江,李海宁,柳学周,王滨,姜燕,刘新富. 2021

[3]MS-222与丁香酚对黄尾鲴麻醉效果的比较. 陈军平,武慧慧,沈方方,张佳鑫,于若梦,付永杰,赵道全,谢国强,孙文喜. 2023

[4]鱼类麻醉研究综述. 刘长琳,何力,陈四清,李学文,邹健,李迪,齐国山. 2007

[5]温度、盐度、pH和麻醉剂对长鳍篮子鱼幼鱼耗氧率的影响. 章龙珍,杨金海,刘鉴毅,庄平,赵峰,屈亮. 2009

[6]MS-222和丁香酚胁迫对四指马鲅幼鱼鳃及肝脏组织微观结构的影响. 谢希尧,区又君,徐淑玉,林欣,李加儿,肖裕杰. 2024

[7]MS-222、丁香酚对多鳞四指马(鱼友)幼鱼麻醉效果的研究. 张涛,杨阳,侯俊利,赵峰,杨刚,刘鉴毅,庄平,章龙珍. 2014

[8]MS-222和丁香酚在大口黑鲈幼鱼模拟运输中的麻醉效果. 王文豪,董宏标,孙永旭,曹明,段亚飞,李华,刘青松,张家松. 2018

[9]丁香酚和MS-222对松江鲈的麻醉效果. 胡望娇,王翠华,冯广朋,庄平,郑跃平,季强. 2023

[10]陆眠宁注射液对奶水牛麻醉效果的观察. 韦科龙,卢瑛,赵朝步,李舒露,莫乃国,陆呈委,覃广胜. 2018

[11]MS-222麻醉圆斑星鲽成鱼效果研究. 赵明,柳学周,徐永江,兰功刚,倪娜. 2010

[12]渔用麻醉剂MS-222的电子轰击电离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李晋成,刘欢,许玉艳,吴立冬,王朝英,李强,王书. 2016

[13]MS-222对中华鲟和施氏鲟的麻醉试验. 陈细华,朱永久,刘鉴毅,杨德国,杜浩,危起伟. 2006

[14]无水保活运输温度对史氏鲟氧化应激的影响. 周文,白婵,王炬光,柴毅,鉏晓艳,廖涛,熊光权. 2021

[15]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水产品中MS-222残留. 黎智广,杨宏亮,王旭峰,陈培基,柯常亮,李刘冬,黄珂. 2016

[16]MS-222对半滑舌鳎成鱼的麻醉效果研究. 刘长琳,陈四清,何力,庄志猛,宋宗诚. 2008

[17]MS-222对两种规格的异齿裂腹鱼麻醉效果研究(英文). 刘艳超,刘海平,刘书蕴,李锡峰,宋小广. 2018

[18]电麻醉与化学麻醉对施氏鲟幼鱼麻醉效果的比较. 徐滨,庄平,章龙珍,冯广朋,石小涛,陈丽慧. 2008

[19]MS-222、丁香油、苯唑卡因对养殖美洲鲥幼鱼的麻醉效果. 杜浩,危起伟,杨德国,刘鉴毅,甘芳,陈细华,沈丽. 2007

[20]天然化合物丁香酚对灰葡萄孢菌丝脂质过氧化和膜损伤的影响. 王春梅,张杰,陈浩,石志琦,范永坚.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