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对耐密性不同玉米品种群体冠层结构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建华

作者: 唐建华;张卫建;王延波;于吉琳;宋振伟;刘荣;王大为;刘颖;齐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密度;玉米;耐密性;冠层结构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13 年 02 期

页码: 126-1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郑单958、沈单1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种植密度对耐密性不同玉米品种冠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不同耐密性品种的叶面积指数、叶向值增大,叶倾角、冠层透光率降低;在同一密度下,耐密玉米品种的叶倾角较小、叶面积指数和叶向值较大、冠层透光率高;耐密品种群体冠层结构合理,增产潜力大。不同耐密性玉米品种产量对密度的反应截然不同,所以获得高产的适宜密度存在差异。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叶片生理特性对密度的反应与耐密性. 刘开昌,王庆成,张秀清,王春英,张海林. 2000

[2]高密度条件下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参数的影响. 卫丽,邵扬,常晓,王和洲,齐爽,王同朝. 2012

[3]不同玉米品种的耐密性比较. 英敏,任洪,毕世敏,王良平,李星. 2010

[4]密度对不同玉米自交系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及其耐密性分析. 齐建双,郭书磊,谷利敏,夏来坤,傅晓雷,铁双贵. 2018

[5]密植对花生产量的影响及品种耐密性分析. 董文召,张俊,韩锁义,张忠信,吴继华,宋江春,刘娟. 2018

[6]春玉米高产区不同基因型品种耐密性比较及特征研究. 赵如浪,王永宏,赵健,张文杰. 2014

[7]密度与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王春云,耿安红,郭树庆. 2013

[8]直播密度对常规早稻产量性状及冠层结构的影响. 张玉烛,何超. 2015

[9]栽培模式与密度对大豆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刘玉平,李瑞平,李志刚. 2010

[10]密度与播期互作下棉花冠层PAR时空特征分析. 刘帅,刘帅,崔爱花,李永旗,李直兴,谢业涛,余进祥,李亚兵. 2020

[11]超高产小麦冠层光辐射特征的研究. 王之杰,郭天财,朱云集,王纪华,赵明. 2003

[12]株型调控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及生理性状的影响. 黄收兵,徐丽娜,陶洪斌,董志强,王璞. 2012

[13]单粒精播密度对花生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刘俊华,吴正锋,李林,郑永美,孙学武,李秋芝,赵红军,孙秀山,王才斌,万书波. 2020

[14]"宽早优"植棉模式下不同株距配置对棉花生长及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王洪彬,贺立强,张东风,宋美珍,王海娟,王志刚,刘海燕. 2023

[15]不同播期、密度对冬小麦冠层结构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霍成斌,李岩华,孙美荣,张俊灵,张东旭. 2011

[16]种植方式和密度对高粱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肖继兵,刘志,孔凡信,辛宗绪,吴宏生. 2018

[17]品种、空间布局及种植密度对春玉米冠层结构、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 朱金城,陶洪斌,盛耀辉,高英波,杨利华. 2015

[18]耐密性玉米冠层结构对密度的响应. 何佳宾,李叶蓓,聂言顺,张萍,郭正宇. 2016

[19]种植密度对高粱冠层结构及光辐射特征的影响. 王聪,胡尊艳,陈林祺,任思琪. 2017

[20]种植方式和密度对高粱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肖继兵,刘志,孔凡信,辛宗绪,吴宏生.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