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对耐密性不同玉米品种群体冠层结构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建华
作者: 唐建华;张卫建;王延波;于吉琳;宋振伟;刘荣;王大为;刘颖;齐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密度;玉米;耐密性;冠层结构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13 年 02 期
页码: 126-1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郑单958、沈单1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种植密度对耐密性不同玉米品种冠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不同耐密性品种的叶面积指数、叶向值增大,叶倾角、冠层透光率降低;在同一密度下,耐密玉米品种的叶倾角较小、叶面积指数和叶向值较大、冠层透光率高;耐密品种群体冠层结构合理,增产潜力大。不同耐密性玉米品种产量对密度的反应截然不同,所以获得高产的适宜密度存在差异。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叶片生理特性对密度的反应与耐密性. 刘开昌,王庆成,张秀清,王春英,张海林. 2000
[2]高密度条件下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参数的影响. 卫丽,邵扬,常晓,王和洲,齐爽,王同朝. 2012
[3]不同玉米品种的耐密性比较. 英敏,任洪,毕世敏,王良平,李星. 2010
[4]密度对不同玉米自交系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及其耐密性分析. 齐建双,郭书磊,谷利敏,夏来坤,傅晓雷,铁双贵. 2018
[5]密植对花生产量的影响及品种耐密性分析. 董文召,张俊,韩锁义,张忠信,吴继华,宋江春,刘娟. 2018
[6]春玉米高产区不同基因型品种耐密性比较及特征研究. 赵如浪,王永宏,赵健,张文杰. 2014
[7]密度与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王春云,耿安红,郭树庆. 2013
[8]直播密度对常规早稻产量性状及冠层结构的影响. 张玉烛,何超. 2015
[9]栽培模式与密度对大豆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刘玉平,李瑞平,李志刚. 2010
[10]密度与播期互作下棉花冠层PAR时空特征分析. 刘帅,刘帅,崔爱花,李永旗,李直兴,谢业涛,余进祥,李亚兵. 2020
[11]超高产小麦冠层光辐射特征的研究. 王之杰,郭天财,朱云集,王纪华,赵明. 2003
[12]株型调控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及生理性状的影响. 黄收兵,徐丽娜,陶洪斌,董志强,王璞. 2012
[13]单粒精播密度对花生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刘俊华,吴正锋,李林,郑永美,孙学武,李秋芝,赵红军,孙秀山,王才斌,万书波. 2020
[14]"宽早优"植棉模式下不同株距配置对棉花生长及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王洪彬,贺立强,张东风,宋美珍,王海娟,王志刚,刘海燕. 2023
[15]不同播期、密度对冬小麦冠层结构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霍成斌,李岩华,孙美荣,张俊灵,张东旭. 2011
[16]种植方式和密度对高粱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肖继兵,刘志,孔凡信,辛宗绪,吴宏生. 2018
[17]品种、空间布局及种植密度对春玉米冠层结构、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 朱金城,陶洪斌,盛耀辉,高英波,杨利华. 2015
[18]耐密性玉米冠层结构对密度的响应. 何佳宾,李叶蓓,聂言顺,张萍,郭正宇. 2016
[19]种植密度对高粱冠层结构及光辐射特征的影响. 王聪,胡尊艳,陈林祺,任思琪. 2017
[20]种植方式和密度对高粱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肖继兵,刘志,孔凡信,辛宗绪,吴宏生.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优质强筋春小麦种质筛选及高分子量谷蛋白序列分析
作者:刘颖;刘泮旭;潘萍萍;张家宁;刘丹;袁卉馥
关键词:小麦;籽粒储藏蛋白;高分子量谷蛋白;醇溶蛋白;加工品质
-
内质网应激对骨骼肌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颖;石建凯;郭肖蓉;林晓;周荣
关键词:骨骼肌细胞;内质网应激;未折叠蛋白反应;自噬;凋亡;胰岛素抵抗
-
氮钙互作对花生氮素利用及钙素积累的影响
作者:尤召阳;王建国;刘颖;闫振辉;张佳蕾;万书波
关键词:花生;氮肥;钙肥;氮代谢酶;氮素利用;钙素积累
-
加强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思考-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为例
作者:陈琳;蒋鹏;郭小蛟;高必军;刘颖;陈伟
关键词: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科技特派员;科技支撑;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
养殖尾水达标排放要求下的pH调控与管理技术初探
作者:刘颖;沈勇平;何俊;殷文健;胡庚东;宋超;张宪中
关键词:
-
通过CRISPR/Cas9建立豌豆基因组大片段敲除体系
作者:黄淑贤;刘荣;李冠;疏琴;徐斐;宗绪晓;杨涛
关键词:豌豆;CRISPR/Cas9;发状根;大片段敲除
-
膜下滴灌对麦茬夏花生土壤理化性状及肥料农学效率的影响
作者:常维;刘颖;彭振英;王建国;张佳蕾;么传训;闫振辉;郭峰;万书波;高文伟
关键词:夏花生;膜下滴灌;土壤理化性状;产量;肥料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