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性基因Pi对福建省稻瘟病菌优势菌群的抗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阮宏椿

作者: 阮宏椿;石妞妞;杜宜新;甘林;杨秀娟;代玉立;陈福如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致病型;抗性基因;抗谱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17 年 31 卷 01 期

页码: 105-1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抗病品种的合理利用和布局是实现水稻抗瘟持久化的关键因子之一。为明确水稻24个抗性基因在福建省的抗病性及其应用前景,【方法】首先分别采用全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和CO39近等基因系来鉴定2012-2015年间从福建省各稻区种植的普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上采集的347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的生理小种类型和致病型,再测定24个抗性基因对福建省稻瘟病菌的抗性。【结果】根据全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对菌株的抗感反应,可将供试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划分为6个群36个生理小种,其中ZA、ZB和ZC为主要种群,ZC15、ZD7和ZB15为优势生理小种。根据CO39近等基因系的接种结果,将供试稻瘟病菌划分为17个致病类型,其中I34.1为优势致病型。供试的24个抗性基因对347株福建省稻瘟病菌菌株的抗性频率不同,抗谱为9.80%~89.91%。其中,Pi-k~m、Pi-7(t)、Pi-9(t)、Pi-k~p、Pi-k、Pi-k~h、Pi-z~5和Pi-ta(1)等8个抗性基因的抗病性较强,抗谱均高于70.00%。【结论】说明这8个抗性基因在福建省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育种时可以考虑联合利用这些抗性基因。同时,实验结果表明,这8个抗性基因对主要生理小种的抗谱和主要致病型的抗谱均值高于69.00%,与其对所有测试菌株的抗谱吻合。说明利用稻瘟病菌的优势种群或优势致病型来鉴定水稻品种的抗病性是可靠的。

分类号: S435.111.41

  • 相关文献

[1]湖南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及其致病性. 周政,吴伟怀,周斌,吕艳梅. 2014

[2]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毒力基因分析与抗病育种策略. 雷财林,张国民,程治军,马军滔,王久林,辛爱华,陈平,肖家雷,张欣,刘迎雪,郭秀平,王洁,翟虎渠,万建民. 2011

[3]吉林省部分水稻主栽品种抗稻瘟病性的研究. 郭晓莉,任金平,刘晓梅,张金花,孙辉. 2005

[4]福建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及水稻主栽品种的抗性筛选. 邓云,田大刚,苏妍,张洁薇,吴建文. 2020

[5]我国水稻当家品种对稻瘟病、白叶枯病的兼抗反应初探. 黄世文,袁筱萍,邱德文,沈瑛,吕福英,许谓根. 1990

[6]中浙优系列组合对稻瘟菌的抗性现状. 肖丹凤,王玲,黄世文,彭丝珊,刘连盟. 2013

[7]四川稻瘟病菌分子指纹聚类分析及与病菌致病型比较研究. 卢代华,叶慧丽,周西全,陈国华,蒋国荣,毛建辉,何霞红. 2004

[8]我国北方部分稻区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雷财林,王久林,蒋琬如,凌忠专,M.L.GEORGE. 2002

[9]四川籼稻区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结构. 叶慧丽,廖华明,龚学书,周西全. 2005

[10]江西省稻区稻瘟病菌遗传宗谱与致病型的关系. 马辉刚,丁清龙,孙攀,朱有勇,何霞红. 2011

[11]不同稻区稻瘟病菌致病型变异及基于MAS的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鉴定. 杨小林,殷得所,戚华雄,刘俊杰,张舒,施仕胜. 2017

[12]十字花科根肿病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致病力分化研究方法. 苗则彦,白元俊,李颖,赵杨,赵奎华. 2013

[13]河北省棉花枯萎菌遗传多样性及致病力分化. 高慧,王晓光,郭庆港,李社增,鹿秀云,马平. 2014

[14]国外抗病水稻种质的筛选与利用. 沈瑛,袁筱萍,朱培良,黄世文,邱德文,黎煜,赵新华. 1993

[15]2021年-2022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异监测. 张勃,贾秋珍,黄瑾,孙振宇,曹世勤,金社林,骆惠生,李培玲,王万军. 2025

[16]水稻Pi2/9位点3个抗瘟基因的抗菌谱及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素华,李智强,文婷,梁毅. 2012

[17]稻瘟病抗性基因对安徽省稻瘟病菌种群抗性的影响. 张海珊,章东方,严丹侃,顾江涛,张爱芳. 2020

[18]稻瘟病菌胁迫下水稻不同单基因系防卫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李伟,王兴,陈志雄,程本义,黄永相,郭建夫,杨仕华. 2016

[19]长三角地区粳稻种质的稻瘟病抗性基因鉴定及其抗性评价. 闫影,王凯,周锋利,张丽霞,胡泽军,曹黎明,吴书俊. 2022

[20]稻瘟病菌致病性及抗源育种利用研究简报. 甘代耀,翁启勇,王乌齐,江文清.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