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TaCOMT-3D基因小麦的农艺性状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淼平

作者: 周淼平;张增艳;姚金保;王化敦;杨学明;张鹏;余桂红;马鸿翔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TaCOMT-3D;转基因;纹枯病;农艺性状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102-105

摘要: TaCOMT-3D基因是小麦木质素合成的关键基因,也是小麦抵御纹枯病菌侵染的重要基因。为了评估转基因小麦中TaCOMT-3D基因组成型表达对农艺性状的影响,4个遗传稳定的转基因株系及其受体对照扬麦16用于TaCOMT-3D基因检测、不同器官表达分析验证、纹枯病抗性鉴定、小区产量试验以及主要农艺性状的考察。结果显示,转基因株系均能检测到导入的TaCOMT-3D基因并且该基因能组成型表达;转基因株系与受体对照扬麦16相比,纹枯病抗性显著提高;除了部分转基因株系的主穗穗长、主穗粒数、籽粒蛋白含量与受体对照差异显著外,转基因小麦的生育期、、株高、产量性状、主穗性状和籽粒性状与受体对照均没有显著差异。试验结果表明,TaCOMT-3D基因的组成型表达对转基因小麦的主要农艺性状影响不明显。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转TaPK-R1基因小麦的农艺性状评价. 周淼平,张增艳,姚金保,王化敦,杨学明,张鹏,余桂红,马鸿翔. 2020

[2]转Gastrodianin基因提高小麦赤霉病和纹枯病的抗性. 周淼平,杨学明,姚金保,任丽娟,张增艳,马鸿翔. 2012

[3]TaPIMP1过量表达提高转基因小麦纹枯病抗性的研究. 周小青,张增艳,董娜,马鸿翔,姚金保. 2011

[4]抗纹枯病、赤霉病的转TaPIEP1基因小麦的分子鉴定与选育. 蔡士宾,张伯桥,周淼平,路妍,吴继中,杜丽璞,李斯深,臧淑江,张增艳. 2011

[5]转TaSCL14基因小麦的遗传稳定性及农艺性状分析. 牛艳路,朱浩,王佩,陈坤梅,李宏伟,陈耀锋. 2018

[6]多菌灵和三唑酮混配对小麦病害的协同杀菌作用. 陆长婴,季明东,李沛元,徐润成,陈茂林. 2000

[7]不同药剂春季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比较. 刘树法. 2004

[8]中国小麦纹枯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陈荣振,冯国华,刘东涛,王静,王晓军,楼辰军,张凤. 2007

[9]小麦AR_z抗纹枯病的QTL定位研究. 汤頲,任丽娟,蔡士宾,吴纪中,陆维忠,陈建民,马鸿翔. 2004

[10]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郭小山,熊战之,陈太虎,陈香华,李茹,赵桂东. 2007

[11]小麦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鉴定及利用. 张会云,冯国华,刘东涛,刘世来,王来花,李德民,王静,王晓军,陈荣振. 2009

[12]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纹枯病发生规律的影响. 陈荣振,井长勤,冯国华,刘东涛,张会云. 2003

[13]小麦抗纹枯病种质创新及QTL定位的初步研究. 蔡士宾,任丽娟,颜伟,吴纪中,陈怀谷,吴小有,张仙义. 2006

[14]小麦纹枯病抗性QTL分析. 周淼平,姚金保,杨学明,张鹏,余桂红. 2020

[15]小麦幼苗纹枯病抗性评价新方法. 周淼平,姚金保,张鹏,杨学明,余桂红,马鸿翔. 2017

[16]小麦纹枯病抗性的配合力分析. 颜伟,吴纪中,蔡士宾,张仙义,吴小有. 2006

[17]基于90K芯片SNP标记的小麦遗传图谱构建及抗纹枯病QTL定位. 崔德周,李永波,樊庆琦,隋新霞,黄承彦,楚秀生. 2019

[18]3种小麦纹枯病病原菌接种方法的比较. 颜伟,蔡士宾,吴纪中,张先义,吴小有. 2007

[19]江苏省小麦新品种(系)对纹枯病的抗性分析. 冷苏凤,张爱香,李伟,陈怀谷. 2010

[20]小麦-偃麦草杂种后代及小麦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 李洪杰,王晓鸣,陈怀谷,李伟,刘东涛,张会云.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