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盐分逆境下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表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崔士友

作者: 崔士友;张蛟蛟;冒宇翔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耐盐性;产量性状

期刊名称: 农学学报

ISSN: 2095-4050

年卷期: 2016 年 6 卷 03 期

页码: 6-11

摘要: 盐逆境是重要的非生物逆境之一,严重限制了作物生产的发展,研究盐分对玉米幼苗生长、产量组分的效应有助于改进滩涂玉米生产措施以及加深对玉米耐盐机制的理解。选用耐盐性较强的玉米杂交种‘苏玉10号’和‘苏玉30’,利用盐池设施测试不同盐分逆境下玉米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表现。随着盐分的增加,籽粒产量呈线性下降,在1.5 g/kg的盐分逆境下‘苏玉10号’和‘苏玉30’的籽粒产量为非逆境的54.2%和64.3%;在减产的因素中,穗粒数比百粒重对盐分逆境更为敏感。拔节期生物量(鲜、干重)与籽粒产量均表现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相对鲜重、相对干重、相对含水量和相对籽粒产量等耐盐性指标中,以相对籽粒产量表征耐盐性较好,不同盐逆境间差异均达达显著水平。在1.5 g/kg土壤盐分下,玉米产量仅为非逆境的60%左右,应加强耐盐玉米尤其是增强苗期耐盐性的品种培育工作。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苏北沿海滩涂盐碱地上不同类型甘薯品种耐盐性比较. 董静,邢锦城,朱小梅,丁海荣,刘冲,赵宝泉,温祝桂,洪立洲. 2017

[2]玉米杂交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王永行,王瑞莲,韩凤英,康洪彪,杨毅成,许有刚,张娟. 2015

[3]不同类型保水剂对玉米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何雪丹,秦忠明. 2012

[4]两种抗旱叶面剂对玉米抗倒伏性、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陈淑萍,岳海旺,彭海成,卜俊周,宋聪敏,郭安强,王雪征,张洪彬. 2014

[5]施肥对不同生态区域玉米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马晶,刘海天,刘武仁. 2016

[6]玉米产量性状QTL定位分析. 贾波,管飞翔,谢庆春,张玲,邓德祥,钱东海. 2013

[7]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的聚类分析. 王永行,白立华,杜瑞霞,郭宏强,杨钦方. 2016

[8]栽培方式对玉米群体结构的调控效应. 齐华,梁熠,赵明,王敬亚,吴亚男,刘明. 2010

[9]25份引进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及利用潜力分析. 魏建伟,岳海旺,陈淑萍,谢俊良,彭海成,卜俊周. 2021

[10]呼和浩特地区玉米品种适应性分析. 刘先芬,刘小月,王殿清,张继,高日平,韩云飞,任永峰,赵沛义. 2020

[11]玉米植株形态性状和产量的遗传性研究. 苏义臣,苏桂华,柳迎春,金明华,王秀芬,于维. 2010

[12]多年冬绿肥翻压对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 代雪宾,田秀平,赵秋. 2022

[13]我国玉米自交系性状的改进. 王建革. 1997

[14]国内部分玉米自交系植株形态性状与产量相关性研究. 张丽颖,刘祥久,张喜华. 2005

[15]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段震宇,王友德,陈树宾,王婷,郭斌,桑志勤,李玉梅. 2010

[16]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性状的遗传性研究. 苏义臣,苏桂华,柳迎春,金明华,万力波,王秀芬. 2011

[17]玉米F_(2:3)群体淀粉含量的表现及相关性分析. 魏良明,王延召,宋迎辉,周波. 2016

[18]玉米自交系京92遗传改良研究. 孙轩,吉玉龙,张如养,王继东,宋伟,赵久然. 2019

[19]混合选择法对玉米群体产量性状改良效果的比较分析. 刘志鹏,雍洪军,李新,张德贵,李明顺,张世煌,王振华,李新海. 2011

[20]玉米产量相关性状Meta-QTL及候选基因分析. 江培顺,张焕欣,吕香玲,郝转芳,李博,李明顺,王宏伟,慈晓科,张世煌.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