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栽培稻种质资源的等位酶遗传多样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汤圣祥

作者: 汤圣祥;魏兴华;江云珠;余汉勇;王一平;袁筱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栽培稻;稻种资源;等位酶分析;遗传多样性;台湾省;中国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05 年 38 卷 03 期

页码: 433-4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分析了中国台湾省 1 591 份亚洲栽培稻 14 个等位酶基因位点的等位基因酶谱(Pgi1、Pgi2、Amp1、Amp2、Amp3、Amp4、Sdh1、Adh1、Cat1、Icd1、Est1、Est2、Est5 和 Est9)。结果表明,被检测的台湾稻种含有 47 个等位酶等位基因,占亚洲栽培稻该类等位酶己鉴定出的60个等位基因的78.3%,其等位基因频率变幅为0.001 ̄0.997,基因多样性指数(Ha)变幅为0.006 ̄0.585。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Ht)和平均多态性指数(DP)分别为0.239和18.3%。基因频率低于 0.05 的等位基因共 24 个,占 51.1%;基因频率在 0.05 ̄0.95 的 18 个,占 38.3%;基因频率高于 0.95的有 5 个(Amp1-1、Adh1-1、Icd1-1、Est1-1 和 Est5-1)。1 591 个台湾品种共有 182 种等位酶基因型,且等位基因 Est9-null 仅存在于 3 个台湾品种中。遗传分化系数(Gst)和聚类分析表明,台湾品种在 Amp2、Cat1、Pgi1、Est2 和 Pgi2 的基因位点上出现了明显的籼粳差异。台湾栽培稻具有较丰富的等位酶遗传多样性,是中国栽培稻遗传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中国栽培稻同工酶的遗传多样性. 汤圣祥,江云珠,魏兴华,李自超,余汉勇. 2002

[2]广西稻种资源蛋白质含量测定. . 1993

[3]我国引种槟榔时间及其它. 陈良秋,万玲. 2007

[4]青岛汇泉湾大叶藻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刘志鸿,董树刚,牟海津,杨永杰,高明君. 1998

[5]贵州引进稻种资源的评价、保存与利用. 朱玉琴,阮仁超,陈惠查,游俊梅,向明. 2007

[6]云南稻种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李自超,张洪亮,曾亚文,申时全,孙传清,王象坤. 2001

[7]贵州香禾糯地方稻种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与综合评价. 李欢,鄢小青,杨占烈,谭金玉,黎小冰,陈能刚,吴荣菊,陈惠查,阮仁超. 2023

[8]云南地方稻种资源核心种质的微卫星分析(英文). 张洪亮,李自超,廖登群,刘霞,曾亚文,申时全,穆平,杨忠义,王象坤. 2003

[9]贵州栽培稻的遗传结构及其遗传多样性. 张冬玲,张洪亮,魏兴华,齐永文,王美兴,孙俊立,丁立,汤圣祥,裘宗恩,曹永生,王象坤,李自超. 2006

[10]中国栽培稻选育品种等位酶多样性及其与形态学性状的相关分析. 魏兴华,汤圣祥,江云珠,余汉勇,裘宗恩,颜启传. 2003

[11]中国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种SSR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张晓丽,郭辉,王海岗,吕建珍,袁筱萍,彭锁堂,魏兴华. 2008

[12]中国栽培稻等位酶的遗传结构及地理分布. 江云珠,汤圣祥,唐健. 2010

[13]云南栽培稻种SSR遗传多样性比较. 吕广磊,蔺忠龙,白现广,Kyung-Ho Ma,付坚,刘芳芳,黄兴奇,Jae-Gyun Gway,程在全. 2009

[14]日本野生大豆中的四个种子蛋白和两个性状的多态及地理分布. 王克晶,海妻矩彦,高--羲人. 1998

[15]云南疣粒野生稻的居群遗传结构及其在原位保护中的意义. 高立志,葛颂,洪德元,张炯伟,罗庆延,陶国达,许再富. 1999

[16]日本野生大豆中的四个种子蛋白和两个性状的多态及地理分布(英文). 王克晶,海妻矩彦,高畑義人. 1998

[17]中国小麦野生近缘植物的研究与利用. 李立会,杨欣明,李秀全,董玉琛. 2000

[18]中国植原体病害的状况、分布及多样性研究进展. 王晓燕,张荣跃,李庆红,李婕,李银煳,单红丽,卢文洁,李文凤,黄应昆. 2023

[19]中国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王伟舵,刘永锋. 2016

[20]中国桃蛀螟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李菁,王振营,何康来.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