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氮类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促生、抑菌活性的测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楠

作者: 王楠;李刚强;李云龙;李永斌;张浩玮;王民洋;王莉瑛;刘德虎;陈三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固氮类芽孢杆菌;固氮酶活性;nif基因;吲哚乙酸;抑菌作用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ISSN: 1008-0864

年卷期: 2019 年 005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固氮类芽孢杆菌是一类能产生芽孢、具有固氮能力的革兰氏阳性细菌.这类菌除固氮活性和抗逆力强外,有些菌株还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对植物病原菌有抑制作用、耐贮藏等特点,被认为是制备微生物肥料的优良菌种之一,但目前经过鉴定的菌种资源十分有限.从全国20个省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种类植物根际采集分离筛选获得500个菌株,从中鉴定出60个具有固氮结构基因(nif H)的分离株,通过对其中17个分离株的nif H和16S rRNA基因序列的比对分析,初步确定了它们的系统发育地位,17个分离株均属于固氮类芽孢杆菌,而且这17个菌株全部具有固氮酶活性,最高达到2 109.9±131.1 nmol/mg·h.进一步分析,其中5株具有IAA分泌能力,最高为49.908±3.6μg/m L,11株对4种常见植物病原菌表现出抑制作用.在17个分离株中,共发现了5株兼具固氮、分泌IAA以及抑制植物病原菌的特点,其中IAA分泌能力最低的BJ-18对番茄幼苗仍具有显著的促生作用.分离和鉴定的固氮类芽孢杆菌丰富了固氮微生物菌种资源,发现的兼具固氮、分泌IAA以及抑制植物病原菌的固氮类芽孢杆菌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

分类号: S182

  • 相关文献

[1]水稻联合固氮菌质粒的鉴定及固氮(nif)基因定位. 王惠贤,苑红丽,尤崇杓. 1989

[2]水稻联合固氮菌质粒的鉴定及固氮(nif)基因定位. 王惠贤,苑红丽,尤崇杓. 1989

[3]IAA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王熹. 1986

[4]茶树春梢萌动期间内源素含量的变化(简报). 粟本文. 2001

[5]低温和植物生长物质对南荻种子萌发的影响. 肖亮,易自力,王学华,杨塞. 2015

[6]茶树年生育过程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研究. 黄亚辉,郑宏发,曾贞,刘霞林. 2003

[7]半矮秆水稻内源GA与IAA和ABA的含量. 徐建龙,张金渝. 1992

[8]适应玉米的溶磷细菌筛选及其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梅新兰,闪安琪,蒋益,韦中,王誉瑶,王世梅,沈其荣,徐阳春,刘建. 2016

[9]产酸克雷伯氏菌SG―11生物合成了吲哚―3―乙酸的检测. 吕泽勋,宋未. 1999

[10]Zn和Cd处理下内生真菌对中华羊茅生长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王美宁,蔺伟虎,马碧花,李苗苗,田沛. 2019

[11]一株产吲哚乙酸巴基斯坦赖氨酸芽胞杆菌的快速筛选与鉴定. 闵勇,刘晓艳,陈凌,朱镭,邱一敏,周荣华. 2021

[12]小麦分蘖变化动态与内源激素关系的研究. 李春喜,赵广才,代西梅,姜丽娜,尚玉磊. 2000

[13]内源IAA对协优9308籽粒灌浆的促进作用. 陶龙兴,王熹. 2003

[14]一株黄瓜根际促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发酵特性. 葛春辉,孟阿静,马彦茹,杨新华,王新勇,孙九胜. 2014

[15]一株巨大芽孢杆菌的促生特性及其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殷小冬,李其胜,贾艳艳,杨文飞,杜小凤,文廷刚,顾大路. 2023

[16]茶树成花前后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研究. 黄亚辉,粟本文,刘霞林,郑红发. 2002

[17]茶树春梢萌动生育期内源激素变化的研究. 粟本文,曾贞,刘霞林,郑红发. 2002

[18]多效唑对水稻内源脱落酸和吲哚乙酸的调节. 汤日圣,张金渝,吴光南. 1990

[19]水稻根际促生菌的筛选鉴定及促生能力分析. 刘泽平,王志刚,徐伟慧,陈文晶,吕智航,王春龙,史一然. 2018

[20]亚种间杂交水稻灌浆特性的调节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徐仁胜,陶龙兴,俞美玉,王熹.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