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栽培及麦后复播技术探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伟
作者: 高伟;孙常青;屈非;车丽;王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麦后复播技术;探讨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信息
ISSN: 1672-0423
年卷期: 2016 年 14 期
页码: 140-141
摘要: 冬小麦与麦后复播一年两熟的种植方式实现了对地区光热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利用培肥地力和轮作倒茬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随着一年两熟栽培技术的日益进步,两熟作物单产也逐年增多。文章在分析山西晋中地区冬小麦种植特点、优势和关键环节的基础上,探讨了麦后复播玉米的经济效益,以便为麦后复播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借鉴。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省级农业科研单位深化改革问题探讨. 马忠泽,李锦辉,李海现. 1999
[2]清朝察哈尔游牧八旗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原因的探讨. 云和义. 2001
[3]盐城市大麦种子产业化的有关问题探讨. 吴春,张明生,周汝芹. 2002
[4]生物入侵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管理对策. 乔延龙,宋文平,李文抗. 2010
[5]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探讨——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为例. 王初月. 2014
[6]武夷山市农家茶厂茶业体系相关因子的探讨. 邬龄盛. 2004
[7]对农业科研单位经济实体利润考核的探讨. 金妍萍,蔡鹭茵,夏海英. 2011
[8]关于北方酒用高梁育种目标的探讨与实施策略. 闫鸿雁,胡国宏,栾天浩,檀辉,王桂芳,刘洪欣. 2005
[9]关于农业科研单位领导艺术的几点探讨. 邢后银. 2001
[10]西藏高原地区麦作农业起源几个问题的探讨. 张亚生,金涛,尼玛扎西,关卫星,李宝海,拉巴. 1999
[11]低洼地蜜露桃稳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探讨. 葛学江,陈方永. 2009
[12]科研管理人员素质探讨. 朱述钧,刘红锦. 2008
[13]关于新时期种业发展战略的探讨. 严卫古,朱明超,文正怀,倪向群. 2016
[14]培养青年科技人员的实践与思考. 郑小六,江振兴,李海山,田玉,郑彦平,陈霞. 2013
[15]加标回收实验方案探讨. 伍云卿,涂杰峰,范超,陈卫伟. 2010
[16]广东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的探讨. 赖穗春,师长俭,庄文才. 1998
[17]河南省骨干种子企业发展思路探讨. 赵博,王丽英,蔡菲菲,王丰峰. 2013
[18]农业科研不端行为及预防措施探讨. 孙世刚,熊永斌,焦惠生. 2015
[19]东辽县农民增收途径探讨. 李才库,周贵林,王吉春,王厚胜,张文霞,穆昕卓,沈海波. 2008
[20]关于北方酒用高粱育种目标的探讨与实施策略. 闫鸿雁,胡国宏,栾天浩,檀辉,王桂芳,刘洪欣.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和田羊FecB基因多态性与产羔数及生长性状关联分析
作者:杨存明;田可川;张文浩;刘黎;阿布力克木·阿地力;李雪;梁贵晨;赵志文;李超;高伟;黄锡霞;田月珍
关键词:和田羊;FecB;产羔数;生长性状
-
花生精准调控技术应用效果
作者:张俊;臧秀旺;高伟;张朋磊;张曼;郝西;刘娟;刘兵;崔亚男;刘梦雅
关键词:
-
PEG模拟干旱胁迫下花生品种萌发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作者:崔亚男;郝西;刘娟;张俊;高伟;张朋磊;刘梦雅;张曼;刘兵;刘海礁;臧秀旺
关键词:花生;干旱胁迫;萌发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
家蚕新品种"川蚕31号"试养初报
作者:刘立志;卢梦瑶;高伟;蒋亚明;张程;肖文福
关键词:川蚕31号;试养;试缫;技术处理
-
梨园中黑斑病菌可接种侵染并显症的植物种类分析
作者:张胜平;程颖;赵世航;赵佳强;高琪;王晋;徐国良
关键词:梨黑斑病;A. alternata;寄主植物;侵染源
-
适宜机械化栽培的绿豆新品种'并绿11号'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赵雪英;朱慧珺;张泽燕;闫虎斌;高伟;张丽娜;王茜;张耀文
关键词:绿豆;品种选育;机械化;栽培技术
-
梨果实石细胞木质素合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王红宝;王永博;王晋;李勇;李晓;王迎涛;王亚茹
关键词:梨;石细胞;木质素;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