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稻穗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洪文
作者: 马洪文;王昕;代晓华;殷延勃;王坚;强爱玲;刘炜;史延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粳稻;穗部性状;加性-显性;遗传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06 年 15 卷 04 期
页码: 206-20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数量性状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对粳稻12个杂交亲本和36个F1代组合穗部的穗长、穗总粒数、穗实粒数、一次枝梗数及二次枝梗数等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5个性状的加性及显性效应都达极显著水平,加性遗传方差分量比率较显性大,其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受加性及显性基因共同控制;各性状F1代显性效应预测值显性,各性状在不同组合间的表现是不一致的,穗总粒数与穗实粒数性状在各组合间的显性效应基本一致,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性状在组合间有较大的差异。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下粳稻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马洪文,王昕,殷延勃,武绍湖. 2009
[2]江苏省主要粳稻品种穗部性状及其与产量构成的关系. 董明辉,赵步洪,徐大勇,陈培峰,顾俊荣. 2015
[3]粳稻穗部、叶部性状对产量的影响. 殷延勃,马洪文,王昕,武绍湖. 2009
[4]粳型两系杂交水稻株高、穗部性状与产量性状比较分析. 夏明,郑文贵,陈广红,王绍林,郑英杰,王莹,李林蔚,王彤,于亚辉. 2023
[5]采用穗部形态性状和SSR标记研究粳稻穗型分类. 袁守江,尹亮,孙伟,高洁,赵庆雷,陈峰. 2013
[6]稻米品质与水稻穗部性状的相关研究. 张秀茹,姜秀英,沈枫,商文奇. 2006
[7]粳稻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 代晓华,马洪文,王昕,王坚,强爱玲,刘炜,史延丽. 2006
[8]北方粳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相关特性研究. 孙玉友. 2012
[9]高粱穗部7个性状的遗传分析. 侯荷亭,侯旭东,仪治本,王良群. 1997
[10]玉米辽单565穗部性状的遗传分析. 王国宏,董润楠,孙成韬,石清琢,王延波,李中强. 2016
[11]粳稻品种三杂交后代垩白性状分析. 李艳萍,梁永书,孙海波,邹美智,王景余,牛景. 2007
[12]粳型巨胚突变体的发现及其遗传研究. 周义文,龚红兵,李闯,盛生兰,刁立平,胡春明,林添资,景德道,钱华飞. 2010
[13]中国粳稻春江06抗白背飞虱的遗传(英文). 寒川一成,刘光杰,朱春刚. 2003
[14]粳稻品种三杂交后代垩白性状分析. 李艳萍,孙海波,梁永书,邹美智,王景余,牛景. 2007
[15]籼粳杂交稻米胶稠度的遗传. 汤圣祥,张云康. 1996
[16]粳稻低直链淀dull基因的遗传分析. 赵国珍,刘吉新. 1998
[17]贵州高原粳稻利用中一些性状的遗传分析 Ⅲ.抽穗期遗传变异初步研究. 陶大云,马达鹏,娄义龙. 1990
[18]籼粳交和妥米胶稠度的遗传特性分析. 汤圣祥,张云康. 1996
[19]利用SSR标记定位粳稻云引抗稻瘟病基因. 张建福,凌忠专,王国英,谢华安. 2006
[20]粳稻剑叶不同发育时期SPAD值遗传效应分析. 殷延勃,马洪文.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5个黍子育成品种耐盐性鉴定
作者:郭娟;王昕;曹晓宁;陈凌;Santra Dipak K;王瑞云;乔治军
关键词:黍子;育成品种;耐盐性;农艺性状
-
饲粮中添加鲜木豆叶粉对育肥猪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王友印;王志勇;罗灵;王坚;王目森;喻珊;廖丽;欧文军
关键词:鲜木豆叶粉;育肥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肠道微生物
-
提升辽宁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能力的对策建议
作者:王瑾;潘荣光;王昕;隋国民
关键词:辽宁;粮食安全;对策建议
-
宁夏水稻生产和育种现状及展望
作者:刘炜;陈永伟;王坚
关键词:水稻;种植面积;产量;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
基于简化基因组的上海水牛遗传结构分析和家系鉴定
作者:孙玲伟;高骏;陆雪林;章伟建;刘炜;胡杰;张德福;戴建军
关键词:上海水牛;简化基因组测序;长纯合片段;近交系数
-
晨奥润泽土壤修复剂在贺兰县盐碱地稻田不同用量效果研究
作者:马广福;李莉;夏润;胡春香;赵鑫;马治虎;殷延勃
关键词:稻田土壤;土壤修复剂;盐碱地
-
木薯MeCYP79D1和MeCYP79D2基因启动子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作者:王昕;符东青;李瑞梅;刘姣;郭建春;胡新文;姚远;王亚杰
关键词:木薯(Manihot esculenta);启动子克隆;基因表达;生氰糖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