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初榨橄榄油中酚类化合物不同提取方法对比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雪

作者: 李雪;张玉;王君虹;朱作艺;李利;章国祥;关荣发;Ayton Jamie;李文;王伟;刘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特级初榨橄榄油;酚类化合物;液液萃取法;固相萃取法;液液微萃取法

期刊名称: 中国油脂

ISSN: 1003-7969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102-107+1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液液萃取法(LLE)、固相萃取法(SPE)和液液微萃取法(LLME)分别对特级初榨橄榄油中酚类成分进行提取,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UPLC-HRMS)及Folin-Ciocalteus比色法分别进行酚类化合物组成研究和总酚含量测定,比较3种方法的提取效率。结果表明:特级初榨橄榄油中共检测到40种酚类化合物,其中液液萃取样品检出33种,固相萃取样品检出20种,液液微萃取样品检出15种,液液萃取法提取酚类化合物种类显著多于其他两种方法;液液萃取法提取的总酚含量分别为固相萃取法及液液微萃取法的2. 9倍和3. 7倍,液液萃取法对酚类化合物的提取效率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但从实验过程角度考量,液液微萃取法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有机溶剂用量少、对实验人员伤害小、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具有进一步优化的潜力。

分类号: TS225.19

  • 相关文献

[1]色谱分析样品前处理技术——固相萃取法. 程雪梅. 2002

[2]油脂类食品中脂肪酸单氯丙醇单酯和双酯的分离测定. 傅武胜,吴少明,华娟,吴永宁,唐昌东,方勤美. 2014

[3]比较3种不同前处理方法结合高分辨质谱测定姜中农药残留的效果. 韩梅,郭灵安,焦颖,邱世婷,贺光云,李莹,覃蜀迪. 2021

[4]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植物油中大豆苷元的含量. 赵欣,李培武,马飞,李光明,张良晓,张奇. 2015

[5]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茶产品中吡蚜酮. 余焕,周利,林琴,杨洁,孙荷芝,伍旭东,王新茹,张新忠,陈宗懋,罗逢健. 2019

[6]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养殖水体中49种兽药的残留量. 赵东豪,王强,王旭峰,黎智广,黄珂,李刘冬. 2017

[7]高粱籽粒中多酚类物质的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分析. 刘敏轩,王赟文,韩建国. 2009

[8]磷钨酸铯催化工业蔗渣木质素制备酚类化学品. 吴学众,卢波,杜芳黎,龙思宇,黄华林,唐培朵. 2018

[9]酚类化合物与食品大分子互作代谢研究进展. 任霞霞,刘连亮,张鑫,吴祖芳,吕亚宁,胡本峰. 2017

[10]表面活性剂辅助-凝固-漂浮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酚类化合物. 郭亚芸,丁燕,胡效亚,王建. 2015

[11]油菜蜂花粉酚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杨佳林,朱青,孙丽萍,徐响. 2010

[12]欧洲花楸与陕甘花楸的遗传差异性及其果实成分分析. 佘萍,马杰,贾宝光,余治家,王正安. 2020

[13]不同粒色青稞酚类化合物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差异及评价. 杨希娟,党斌,徐菲,樊明涛. 2017

[14]不同种皮颜色小豆及其芽苗菜功能性成分与抗氧化能力分析. 张晓燕,薛晨晨,黄璐,袁星星,陈新. 2021

[15]紫外分光光度法-核磁共振法用于胆甾类人工受体对酚类的识别研究. 叶英,索有瑞,杨永晶,杨芳,韩丽娟. 2015

[16]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芒草~(60)Coγ辐照降解副产物. 李夏洁,李清明,苏小军,熊冬梅,胡秋龙. 2015

[17]酚类化合物的提取以及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 余志雪,王辉,熊本海,石芳权. 2023

[18]微波处理对萌动亚麻籽酚类化合物油相迁移的影响. 秦晓鹏,黄沙沙,聂成镇,禹晓,邓乾春,相启森,朱莹莹. 2022

[19]油菜蜂花粉酚类化合物的初步分离和抗氧化性研究. 孙丽萍,杨佳林,徐响,朱青. 2009

[20]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紫苏籽油中11种酚类化合物. 吴娆,马飞,张良晓,李培武,张文,张奇,李光明.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