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英还田与化肥减量配施对稻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功能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济世

作者: 张济世;刘春增;郑春风;张琳;张香凝;吕玉虎;曹卫东;张玉亭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化肥减量;紫云英还田;土壤理化性质;细菌群落;功能预测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

ISSN: 0250-3301

年卷期: 2023 年 44 卷 005 期

页码: 2936-2944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紫云英是豫南稻区土壤培肥的重要有机肥资源,探究紫云英还田与化肥减量配施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特性的影响,旨在为该区域的土壤培肥和化肥减量提供依据.开展连续12 a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了 6个施肥处理(空白对照,CK;单施化肥,F100;80%化肥和22.5 t·hm-2紫云英还田量配施,MV1F80;80%化肥和45 t·hm-2紫云英还田量配施,MV2F80;60%化肥和22.5 t·hm-2紫云英还田量配施,MV1F60;60%化肥和45t·hm-2紫云英还田量配施,MV2F60).通过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比较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组成和结构特性的影响;采用FAPROTAX功能预测的方法分析不同施肥处理间功能类群的丰度差异,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探究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特性的关键土壤环境因子.结果表明,紫云英还田与化肥减量配施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和全钾(TK)含量,较CK提高的范围分别为12.7%~35.5%、38.2%~65.7%、66.7%~95.2%和20.3%~31.6%.紫云英还田与化肥减量配施处理较F100处理降低了细菌Sobs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且Sobs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与容重(BD)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SOC和TN呈显著负相关(P<0.05).MV1F80和MV2F60处理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较F100处理分别提高了 82.2%和67.4%(P<0.05),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分别减少了 32.6%和40.5%(P<0.05),仅MV2F60处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提高了 30.0%(P<0.05).RDA分析表明,土壤SOC、TN和TK是显著影响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土壤环境因子(P<0.05).紫云英还田与化肥减量配施处理还提高了化能异养类、固氮类、发酵类和尿素分解类功能类群丰度,降低了动物寄生或共生类、人类所有病原体和人类病原体肺炎类功能类群丰度,其中MV1F80和MV2F60处理效果较好.综上所述,长期的紫云英还田与化肥减量配施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进而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特性,有助于稻田土壤肥力的提升、微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进而保障区域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X172

  • 相关文献

[1]稻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功能对化肥减量配施紫云英还田的响应. 刘春增,张琳,丁丽,张香凝,郑春风,张成兰,吕玉虎,曹卫东,张济世,张玉亭. 2023

[2]有机替代对农田土壤肥力及氮磷流失的影响. 张康宁,俞巧钢,叶静,马军伟,符建荣. 2019

[3]化肥减量配合紫云英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陈静蕊,秦文婧,王少先,夏文建,刘光荣,曹卫东,吕伟,徐昌旭,刘佳. 2019

[4]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水稻生长及磷素利用的影响. 张济世,刘春增,吕玉虎,王守刚,曹卫东,张玉亭. 2022

[5]连作龙胆草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及功能预测分析. 高嵩,孙文松,温健,李晓丽,杨正书,李玲. 2021

[6]稻-虾共作模式下水体和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研究. 覃宝利,韩光明,吴雷明,张家宏,王守红,朱凌宇,毕建花,寇祥明,葛恒来,陈选青,唐金玉. 2024

[7]茶白星病不同病情等级下叶际细菌群落多样性与功能预测. 向芬,刘红艳,李维,周琳,银霞,曾泽萱,王振中. 2019

[8]潮土细菌及真菌群落对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和秸秆的响应. 吴宪,王蕊,胡菏,修伟明,李刚,赵建宁,杨殿林,王丽丽,王欣奕. 2020

[9]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香蕉田土壤细菌群落数量和结构的影响. 孙建波,李淑霞,李春强,张世清,李文彬. 2022

[10]不同品种桑树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及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徐丽丽,钱叶,曾益春,侯怡铃,张楠,丁祥. 2017

[11]多年紫云英还田对稻田杂草种子库密度及多样性的影响. 唐杉,王允青,张智,吴立蒙,黄俊,曹卫东. 2016

[12]长期紫云英还田与化肥配施对土壤团聚体中黏粒矿物组成的影响. 谢坤,陈雨露,耿明建,聂军,鲁艳红,廖育林,黄丽. 2024

[13]紫云英与稻草还田替代部分化肥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谢雪,鲁艳红,廖育林,聂军,张江林,孙玉桃,曹卫东,高雅洁. 2023

[14]安徽单季稻区紫云英翻压的氮肥替代效应. 卜容燕,韩上,李敏,程文龙,胡润,郑仁兵,王慧,唐杉,高嵩涓,曹卫东,武际. 2022

[15]紫云英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及稳定性的影响. 唐杉,王允青,赵决建,张智,吴立蒙,曹卫东. 2015

[16]长期紫云英还田与化肥配施下水稻土团聚体中铁氧化物的演变规律. 谢坤,耿明建,聂军,鲁艳红,廖育林,黄丽. 2023

[17]紫云英还田下氮肥减施对桂南水稻光合特性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蒙炎成,唐红琴,李忠义,蒲俊宇,钟菊新,董文斌,韦彩会,莫永诚,汤海玲,何铁光. 2022

[18]芸芥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水解酶基因EsXTH1的cDNA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陈姣荣,方彦,孙万仓,令利军,姜海杨. 2013

[19]新抗菌肽设计及活性与功能预测. 杨丽敏,黄燕,张日俊. 2013

[20]谷子XTH基因家族与抗旱相关基因的分析. 元香梅,禾璐,张凯烨,武雪,马芳芳,王军,韩渊怀.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