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麦种植区划研究(一)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广才

作者: 赵广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国;小麦;种植区域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0 年 05 期

页码: 110-1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更好地使小麦区划为中国小麦科学研究和生产服务,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和搜集资料的前提下,结合作者多年进行小麦栽培技术研究的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中国小麦区划研究。结果表明,将中国小麦种植区域划分为4个主区,即:北方冬(秋播)麦区、南方冬(秋播)麦区、春(播)麦区和冬春兼播麦区。进一步划分为10个亚区,即:北部冬(秋播)麦区、黄淮冬(秋播)麦区、长江中下游冬(秋播)麦区、西南冬(秋播)麦区、华南冬(晚秋播)麦区、东北春(播)麦区、北部春(播)麦区、西北春(播)麦区、新疆冬春兼播麦区和青藏春冬兼播麦区。并对各区的地理范围、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种植制度、小麦生产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及小麦生产技术要求进行了简要论述。

分类号: F326.11

  • 相关文献

[1]中国小麦种植区域的生态特点. 赵广才. 2010

[2]小麦生产概况及其发展. 赵广才,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王艳杰,杨玉双,朱英杰. 2018

[3]蔬菜高效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影响. 孟平红,肖厚军,郭惊涛,谢双萍,潘德怀,付纪勇,李桂莲. 2015

[4]蔬菜高效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影响(英文). 孟平红,肖厚军,郭惊涛,蔡霞,潘德怀,付纪勇,李桂莲. 2015

[5]酿酒葡萄种植要避免盲目性. 赵新节. 1997

[6]津优35号黄瓜多茬口种植特性. 李愚鹤,苗伟丽,李加旺. 2011

[7]上海郊区不同种植区域桃园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褚长彬,赵峥,周德平,吴淑杭,金海洋. 2020

[8]美国玉米的生产和出口状况. 邓崇辉. 1994

[9]发展高油玉米是促进吉林省玉米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刘向辉,才卓,李淑华,荆绍凌,刘平会. 2001

[10]月见草内生真菌产γ-亚麻酸菌株的鉴定. 江木兰,黄沁洁,张银波,黄凤洪. 2003

[11]我国棉花主产区变化与地膜残留污染研究. 丁凡,吕军,刘勤,郭莹,何文清,王林,严昌荣. 2021

[12]甜高粱生产生物燃料关键因素分析. 杜瑞恒,李素英,吕芃,刘国庆,籍贵苏,侯升林,马雪,王建平,杨娜. 2012

[13]中国小麦种植区划. 赵广才. 2009

[14]黄瓜新品种示范及生产技术推广模式的研究. 崔兴华,张有为,孟攀奇. 2023

[15]中国食用豆种植区域比较优势分析-基于全国15省1999~2018年数据测算. 毛昭庆,于海天,陈良正,王奕,李梁,董晓波,王雪娇. 2021

[16]发挥麻业特色优势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 熊和平. 2007

[17]基于埃塔平方法(η~2)的中国小麦生产驱动因素贡献份额研究. 叶志标,李文娟. 2017

[18]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小麦生产比较分析. 陈传信,张永强,聂石辉,赛力汗·赛,徐其江,雷钧杰. 2023

[19]中国小麦品质育种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良策略. 姚金保. 2000

[20]小麦分子与细胞遗传学研讨会论文摘要(2000年4月22―28日)-过去50年中中国小麦品种在Glu―Al,Glu―Bl和Glu―Dl位点上等位基因的变化. 张学勇,董玉琛.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