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密度下玉米茎秆抗倒伏相关性状的产量构成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鲁晓民
作者: 鲁晓民;郭书磊;张新;魏良明;张前进;曹丽茹;刘海静;邓亚洲;张震;王振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密度;产量构成;模型;茎秆性状;抗倒伏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23 年 52 卷 009 期
页码: 44-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不同密度(52 500、67 500、82 500、97 500、112 500株/hm2)下6个玉米品种茎秆抗倒伏相关性状的产量构成,明确不同茎秆性状对产量的贡献率,剖析耐密品种的茎秆结构特性,以期为玉米茎秆抗倒伏特性改良进而提高种植密度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均先增加后降低,地上第3节和第4节穿刺强度、节间粗及株高均降低,穗位系数、地上第3节间和第4节间长粗比均增加,穗位高、穗下节间数、穗下节间长无一致性的变化规律.与52 500株/hm2相比,67 500、82 500、97 500、1 12 500株/hm2下株高降低1.41%~5.65%,穗位系数增加2.07%~8.63%,地上第3、4节平均穿刺强度降低4.25%~15.88%,地上第3、4节平均节间粗减少5.87%~14.27%,地上第3、4节平均节间长粗比增加7.73%~30.5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地上第3节和第4节穿刺强度、地上第3节间和第4节间长粗比、穗位高、地上第4节间长、密度与产量呈极显著相关.通过不同密度条件下的产量变化建立不同玉米品种的产量曲线模型,筛选出高产品种秋乐368,鉴定出了每个品种的最适密度,仅有秋乐368既耐密又高产.不同密度条件下,茎秆抗倒伏相关性状的产量构成分析结果表明,地上第3、4节穿刺强度和节间长粗比是影响产量的较重要性状;地上第3节茎秆对密度因素的敏感性弱于地上第4节;在高密度条件下,第4节茎秆质量好坏对产量有更重要的影响.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播种期对直播稻茎秆抗倒伏性状的影响. 徐波,王宝祥,杨波,陈庭木,邢运高,孙志广,刘艳,卢百关,徐大勇. 2020
[2]夏玉米不同密植群体抗倒性及机收指标探讨. 黄璐,乔江方,刘京宝,夏来坤,朱卫红,李川,周庆伟. 2015
[3]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郑单1002’抗倒性及机收籽粒性能的影响. 乔江方,刘京宝,朱卫红,谷利敏,黄璐,夏来坤,李川. 2015
[4]密度对吉林省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李梁,陶洪斌,周祥利,边少锋,赵洪祥,王璞. 2011
[5]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茎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峰,闫秋艳,鲁晋秀,杨峰,董飞,王苗,贾亚琴. 2019
[6]不同施肥水平对抽雄吐丝期淹涝胁迫玉米根系、茎秆及产量的影响. 张彪,徐国伦,杨麟,杨俊品,康继伟,陈洁,唐海涛,谭君,何文铸. 2017
[7]种植密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茎秆性状的影响及调控. 徐田军,吕天放,陈传永,刘月娥,张译天,刘秀芝,赵久然,王荣焕. 2019
[8]优质抗倒小麦品种克春19配套栽培措施研究. 刘宁涛,邵立刚,车京玉,马勇,张起昌,邹东月,田超,尹雪巍. 2020
[9]膦酸胆碱合剂对东北地区春玉米茎秆形态与质量性状的影响. 裴志超,兰宏亮,徐田军,陈传永,董志强. 2011
[10]种植密度对不同耐密夏玉米品种茎秆性状与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谷利敏,乔江方,张美微,朱卫红,黄璐,代书桃,董树亭,刘京宝. 2017
[11]种植密度对鲜食糯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汪波,魏亚凤,李波,薛亚光,刘建. 2020
[12]施氮量和栽培密度对超级稻'中嘉早17'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徐春梅,周昌南,郑根深,王丹英,胡培松,章秀福. 2010
[13]种植密度对机采麦套棉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影响. 赵欣欣,刘太杰,韩迎春,王国平,陈焕轩,熊世武,雷亚平,杨北方,李亚兵,冯璐. 2022
[14]行距和密度对冀南棉区机采棉株型塑造、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燕,张谦,董明,李冰,王树林,冯国艺,梁青龙,祁虹. 2023
[15]不同密度春玉米叶面积系数动态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孙锐,彭畅,丛艳霞,董志强,王志敏,赵明. 2008
[16]黄河流域棉区高密度垄作对棉花的增产效应. 卢合全,李振怀,董合忠,李维江,唐薇,张冬梅. 2013
[17]播期、密度和施肥水平对糯高粱黔高7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周棱波,汪灿,张国兵,徐燕,白俊霞,邵明波. 2017
[18]不同密度对复播青贮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桑志勤,陈树宾,段震宇,王友德,王婷,郭斌,李玉梅. 2012
[19]施氮量和栽培密度对超级稻‘中嘉早17’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徐春梅,周昌南,郑根深,王丹英,胡培松,章秀福. 2010
[20]密度对棉花产量及棉铃内部产量构成的影响. 毛树春,韩迎春,李亚兵,杜文丽,李小新,王国平,范正义,杨北方,冯璐.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家族基因分析及ZmPAL5的功能研究
作者:曹丽茹;叶飞宇;库丽霞;马晨晨;庞芸芸;梁小菡;张新;鲁晓民
关键词:玉米;苯丙氨酸解氨酶;ZmPAL5;抗旱性;生理生化
-
生物安全在养猪业的发展与应用
作者:李树稳;李永锋;张交儿;孙元;张新;黄淑坚;仇华吉
关键词:生物安全;养猪业;疾病预防;发展;生物安全规范
-
玉米shrunken2突变体中醇溶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作者:韩小花;晋玉宽;周波;刘康;廖勇;范艳萍;田雯;王振华
关键词:玉米;醇溶蛋白;近等基因系;shrunken2突变体
-
玉米逆境胁迫响应基因ZmbZIP15的克隆与抗旱功能分析
作者:曹丽茹;叶飞宇;庞芸芸;马晨晨;张新;王振华;鲁晓民
关键词:玉米;bZIP;非生物胁迫;抗旱性;亚细胞定位
-
河南夏玉米主产区气象因素对产量的影响
作者:刘桂珍;郭书磊;魏良明;张新;刘海静;王振华;鲁晓民
关键词:玉米;气象因素;产量;病害;归因分析
-
基于SPAD值的不同海拔烤烟采收成熟度研究
作者:汪薇;王振华;唐经祥;徐经年;任四海;郭飞;汪升友;朱俊俊
关键词:烟草;海拔;SPAD值;成熟度;烟叶质量
-
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调控蛋白质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管翔雨;杨晓柯;李树稳;张新;赵小天;仇华吉;李永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