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区优质绿茶加工工艺提升及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涂政
作者: 涂政;李艳红;李小嫄;李尤学;叶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秦巴山区;优质绿茶;加工工艺;工艺提升
期刊名称: 中国茶叶
ISSN: 1000-3150
年卷期: 2019 年 12 期
页码: 16-19
摘要: 通过对秦巴山区传统绿茶加工过程的考察调研,分析秦巴山区优质绿茶特点、传统加工工艺及设备现状,改进优化了3套秦巴山区优质绿茶加工工艺。这3套优质绿茶加工新工艺的应用,将有力促进秦巴山区茶叶品质的提升。
分类号: TS272.51
- 相关文献
[1]湖南三个茶树主栽良种名优绿茶加工工艺研究. 郑红发,李赛君,袁英芳,刘淑娟,黄仲先. 2009
[2]栗香型优质绿茶自动化加工工艺设计与应用. 黄怀生,粟本文,钟兴刚,舒珲. 2018
[3]优质绿茶生产的理论与实践Ⅱ优质绿茶品种. 张亚莲,李赛君,郑红发,黄怀生,刘淑娟,黄仲先. 2008
[4]优质绿茶生产的理论与实践Ⅲ茶树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研究. 郑红发,袁英芳,常硕其,李赛君,黄仲先. 2008
[5]湖南武陵山区卷曲形优质绿茶综合加工技术研究. 郑红发,李赛君,黄仲先. 2011
[6]优质绿茶生产的理论与实践 V优质绿茶栽培技术. 张亚莲,李赛君,郑红发,黄怀生,刘淑娟,黄仲先. 2009
[7]秦巴山区主要农作物肥料投入现状评估分析. 赵佐平. 2015
[8]秦巴山区魔芋丰产栽培技术. 杨学科,季维维,张雪莲,冯岩. 2019
[9]秦巴山区林业发展探讨. 刘勇,王京民,杨正礼,杨世琦. 2017
[10]秦巴山区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 汤天泽,李长虹,张婷,范其新,蒙大庆,李迎春,张体刚,李芝凡,陈军. 2018
[11]秦巴山区野板栗资源现状调查. 艾呈祥,刘庆忠,李国田,张力思,王凤才. 2010
[12]四川秦巴山区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筛选. 沈学善,郑光跃,朱炳权,董一成,段转宁. 2020
[13]秦巴山区重要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及其评价. 魏闻东,夏莎玲,韩俊章. 2004
[14]秦巴山区茶园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 边磊,曾建明. 2019
[15]开口松子加工工艺. 何丁喜,吴平谷. 1998
[16]绿豆沙清热保险饮料的研究. 孙向东,郭顺堂. 2001
[17]原汁鹌鹑罐头的生产技术. 王薇. 1996
[18]六枝茶叶生产情况考察报告. 魏国雄,张其生. 1993
[19]如皋猪肉松的加工技术. 陈启康,沙文锋,戴晖,朱娟,顾志华,黄志军,朱建生. 2005
[20]鲜食玉米籽加工玉米乳工艺技术初探. 唐明霞,陈惠,顾志华.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双丙环虫酯对紫阳茶园茶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和农残评价
作者:赵德海;游新才;唐正和;邱红英;丁长庆;聂旺;李尤学;苏敏;陈仔良;曾建明;修春丽
关键词:双丙环虫酯;紫阳茶园;茶小绿叶蝉;防效;农药残留
-
宜宾红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作者:李小嫄;郑宗明;潘从飞;李露;刘俊;叶玉龙;陆安霞
关键词:宜宾;红茶;川红工夫;现状;建议
-
基于感官评价和代谢组学技术解析紫阳绿茶风味特征和生化成分差异
作者:陈德权;任杨梅;何梦迪;李尤学;叶利利;薛华倩;曾建明;丁长庆
关键词:紫阳毛尖茶;加工工艺;代谢组学;差异化合物;感官分析
-
江苏省褐飞虱灾变规律及原因分析
作者:朱凤;张国;周晨;张海波;李艳红;王茂涛;田子华
关键词:褐飞虱;虫源地;发生程度;防控策略
-
龙眼花色素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DlCHS9的序列与功能分析
作者:李艳红;蔡芹;沈薇;杜丽娜;陈哲;谭芳;赖彪;胡福初
关键词:龙眼;DlCHS9;烟草;花色素苷
-
食品农兽药残留基体标准物质研究进展
作者:李吉;林涛;李艳红;黄相中;刘宏程
关键词:
-
樱桃番茄新品种'粤科达101'
作者:郑锦荣;聂俊;李艳红;谭德龙;谢玉明;张长远
关键词:樱桃番茄;优质;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