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鳍棘鲷幼鱼对不同开孔形状和直径的人工鱼礁模型的行为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江满菊
作者: 江满菊;郭禹;秦传新;潘莞倪;于刚;马振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人工鱼礁;趋礁行为;黄鳍棘鲷;行为响应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23 年 30 卷 012 期
页码: 1496-15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分析岩礁性鱼类在不同开孔形状及不同开孔大小下的趋礁行为及空间分布,以黄鳍棘鲷(Acanthopagrus latus)幼鱼为研究对象,观察了不同开孔形状(菱形、圆形、正方形)、不同开孔大小(2.5、5、7.5、10 cm)人工鱼礁对鱼类的行为影响,并通过行为分析软件LoliTtrack Version 5 对黄鳍棘鲷幼鱼的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平均转弯速度、活动时间百分比以及平均分布坐标位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放入人工鱼礁后黄鳍棘鲷幼鱼在礁区的平均分布率有明显上升,幼鱼在菱形开孔实验组人工鱼礁区的平均分布率最高,为(27.32±4.93)%,其次为正方形和圆形开孔实验组,分别为(25.48±3.41)%和(19.83±5.59)%.另外开孔大小为 7.50 cm的实验组中,黄鳍棘鲷幼鱼在Ⅵ区的平均分布率最高,为(29.18±4.75)%;开孔大小为 2.50 cm和 5.00 cm的实验组中在Ⅵ区的平均分布率次之,分别为(23.45±3.86)%及(23.04±5.51)%;开孔大小为10.00 cm的实验组最低,为(21.17±5.14)%.在运动能力方面,黄鳍棘鲷幼鱼的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和活动时间百分比在人工鱼礁模型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中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平均速度从空白对照组的(1.12±0.34)m/s提高到(1.53±0.64)m/s;平均加速度从对照组的(29.54±9.51)m/s2增加到(40.47±17.53)m/s2;活动时间百分比从空白对照组的(77.13±12.66)%增加到(83.36±12.40)%.黄鳍棘鲷幼鱼的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平均转弯速度以及活动时间百分比在不同的礁体模型处理组之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在开孔形状为菱形,开孔大小为 7.5 cm 的礁体模型下,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以及活动时间百分比最低,分别为(0.81±0.31)m/s、(20.85±8.38)m/s2 和(67.44±17.45)%,活跃程度最低,而平均转弯速度最高,为(56.79±22.80)deg/s;在平均分布坐标位置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加入人工鱼礁模型后,黄鳍棘鲷幼鱼在开孔形状为菱形,开孔大小为7.50 cm的礁体模型下,黄鳍棘鲷幼鱼在模型区的平均分布率最大以及活跃程度最低,该人工鱼礁礁体模型对黄鳍棘鲷幼鱼的诱集效果最好.本研究初步探究了黄鳍棘鲷幼鱼对不同类型鱼礁的趋礁行为变化,研究结果可为针对特定物种的增殖型人工鱼礁的选型、设计等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分类号: S931
- 相关文献
[1]环境丰容对早期发育阶段许氏平鲉趋礁行为的影响. 张宗航,董建宇,张雪梅,张秀梅. 2018
[2]黄鳍棘鲷家系亲缘关系鉴定. 朱克诚,宋岭,刘宝锁,郭华阳,郭梁,张楠,张殿昌. 2020
[3]鱼类标志放流步骤的优选及其在黄鳍棘鲷中的应用. 吕少梁,王学锋,李纯厚. 2019
[4]珠江口万山群岛黄鳍棘鲷食性随年龄的变化特征. 杨禧越,刘永,李纯厚,唐广隆,张达娟,游奕来,潘淑芳,郑秋实,肖雅元,吴鹏. 2024
[5]黄鳍棘鲷精子冷冻保存方法探究. 贾濮元,郭华阳,朱克诚,刘宝锁,郭梁,张楠,江世贵,张殿昌. 2021
[6]黄鳍棘鲷血清IgM的纯化及兔抗血清的制备. 刘振兴,张殿昌,苏天凤,姜巨峰,龚世园,江世贵. 2008
[7]黄鳍棘鲷重组IL-1β的表达及生物学活性检测. 刘振兴,张殿昌,李建柱,江世贵. 2009
[8]深圳杨梅坑人工鱼礁区投礁前后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的变化. 斯广杰,陈丕茂,杜飞雁,陈勇,贾晓平. 2010
[9]人工鱼礁附着生物在海洋牧场构建中的作用及研究现状. 李真真,关长涛,公丕海,王腾腾,刘超,李梦杰. 2014
[10]天津近岸人工鱼礁区砂壳纤毛虫的群落结构. 马超,于莹,侯纯强. 2015
[11]等边三角型人工鱼礁礁体结构设计及其稳定性. 郑延璇,梁振林,关长涛,宋协法,李娇,崔勇,李强,郑富强. 2014
[12]人工鱼礁生态系统碳汇机理及潜能分析. 李娇,关长涛,公丕海,崔勇,黄滨. 2013
[13]渤海湾天津近海人工鱼礁实施效果初步研究. 孙万胜,刘克奉,李彤,白明,张萍,马丹,张玲,董学鹏,于洁,李艳霞. 2015
[14]人工鱼礁流场效应的数值模拟与仿真研究. 崔勇,关长涛,万荣,李娇,黄滨. 2009
[15]天津大神堂海域人工鱼礁区游泳动物群落特征变化. 郭彪,于莹,张博伦,房恩军,高燕. 2015
[16]天津近岸海域实施人工鱼礁建设浅析. 殷小亚,乔延龙,王群山,宋文平,刘玉. 2013
[17]人工鱼礁模型和大型海藻对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幼鱼的诱集作用. 刘鸿雁,吕洪斌,张沛东,李文涛,张秀梅. 2018
[18]天津大神堂人工鱼礁区生态养护效果的初步评估. 于洁,王宇,房恩军,张博伦,王群山. 2016
[19]礁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戴媛媛,杨森,侯纯强,张彭如雁,杨文颖,张晶伟,刘克奉,刘宪斌. 2018
[20]人工鱼礁的水动力学特性及流场效应分析. 邵万骏,刘长根,聂红涛,郑德斌.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养殖规格卵形鲳鲹品质差异性研究
作者:王迪;陈胜军;于刚;赵永强;吴燕燕;王悦齐
关键词:卵形鲳鲹;养殖规格;营养成分;营养品质
-
海南两头活体搁浅瑞氏海豚的血检指标及死因分析
作者:张钰伟;戴世明;杨春雷;庞雷;赵磊;马振华
关键词:瑞氏海豚;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病理解剖;死因
-
不同养殖区域的卵形鲳鲹营养品质分析与评价研究
作者:王迪;陈胜军;于刚;赵永强;吴燕燕;王悦齐
关键词:卵形鲳鲹;养殖区域;营养品质;主成分分析;品质评价
-
多组学视角下植物精油抑菌机理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亚哲;赵永强;王迪;陈胜军;于刚;冯阳;王悦齐;李春生
关键词: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植物精油;抑菌机理
-
猪圆环病毒3型Cap重组鞭毛蛋白融合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作者:姜海军;王丹;郭禹;韦莉;侯磊;王菁;朱珊珊;刘爵
关键词:猪圆环病毒3型(PCV3);重组杆状病毒;Cap蛋白;鞭毛蛋白;免疫特性
-
大珠母贝精子短期保藏条件的初步筛选
作者:黄星美;赵旺;邓正华;温为庚;陈明强;王雨;张钰伟;于刚
关键词:大珠母贝;精子活力;保藏条件筛选;保存期
-
4种饵料对玉足海参幼体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作者:严俊贤;赵旺;于刚;温为庚;张钰伟;黄星美;邓正华;董义超
关键词:玉足海参;幼体;饵料;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