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母质类型水稻土酶活性及其与理化性质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于天一

作者: 逄焕成;唐海明;任天志;杨光立;李玉义;肖小平;汤文光;陈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双季稻区;母质类型;水稻土;土壤酶;土壤理化性质

期刊名称: 土壤学报

ISSN: 0564-3929

年卷期: 2013 年 50 卷 05 期

页码: 1043-10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土壤酶来自土壤微生物、植物及动物活体或残体,是土壤生化过程的产物[1],在催化土壤中有机残留物的分解以及促进养分循环中起重要作用[2-3]。土壤酶与土壤中几种重要的营养元素(氮、磷、碳)的矿化有关,而且土壤酶的变化速度要快于理化性质,因此常常被用来作为反映土壤质量的敏感指标[4-5]。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单一土壤条件下不同灌溉方式[6]、施肥制度[7-9]、耕作措施[5,10]及轮作制度[11-12]对土壤

分类号: S154.2

  • 相关文献

[1]不同母质发育的土壤对双季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特性的影响. 逄焕成,唐海明,杨光立,李玉义,肖小平,汤文光,陈阜,任天志. 2013

[2]土壤理化性质与青稞根腐病发生的关系. 李雪萍,李建宏,姚拓,漆永红,刘丹,郭炜,李敏权. 2017

[3]秸秆还田配施化肥下麦田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变化. 刘东海,毛庆华,邓辉,梅亮贤,罗杰,乔艳,张智,胡诚. 2024

[4]陇中黄土高原区水分胁迫对高原夏芹菜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张海粟,张芮,董博,温文,陈志丕,袁超. 2023

[5]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治统,凌俊,刘子熙,赵德强,李泽学,周顺利,袁兴茂,李霄鹤,温媛. 2024

[6]海南胶园不同母质发育砖红壤磷素形态特征研究. 郭海超,周杰,罗雪华,王文斌,吴小平. 2012

[7]籼型杂交稻恢复系动态株型与光能利用率评价. 王丰,廖亦龙,柳武革,刘迪林,曾学勤,傅友强,朱满山,李金华,付崇允,马晓智,霍兴. 2021

[8]环洞庭湖双季稻区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刘国栋,汤彬,陈松林,殷玉梁,肖继新,陈志辉. 2013

[9]播期对双季稻区油菜熟期、产量及抗性的影响. 邹晓芬,张建模. 2011

[10]钾对不同晚稻品种产量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聂军,廖育林,谢坚,鲁艳红. 2017

[11]稻田可控释放肥料的生态环境效应与合理施用技术. 邹长明,秦道珠,徐明岗,申华平,王伯仁. 2001

[12]亟待破解双季稻区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迟缓的难题. 张文毅,袁钊和,金梅. 2011

[13]8寸插秧机在双季稻区的应用及配套农艺技术研究. 李艳大,舒时富,陈立才,叶春,曾水生,李星,贺捷,江向荣. 2014

[14]南方稻田冬季马铃薯覆盖栽培对土壤水热及产量的影响. 卜洪震,胡跃高,曾昭海,肖小平,唐海明,杨光立. 2012

[15]双季稻田马铃薯不同覆盖栽培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曾昭海,唐海明,肖小平,汤文光,杨光立,胡跃高. 2011

[16]江南双季稻区再生稻秸秆全量还田机械化种植模式. 张俊,邓达孙,刘建军,周文喜,黄欠如,张卫建. 2021

[17]湖南省双季稻区紫云英品种适宜性比较. 廖育林,周兴,谢坚,杨曾平,聂军,曹卫东. 2014

[18]丘陵双季稻区不同机插行距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陈立才,叶厚专,李艳大,舒时富,李星,王康军,万鹏,江向荣,王水发,尹国庆,袁旭. 2013

[19]双季稻区不同土壤耕作模式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李超,肖小平,汤文光,郭立君,程凯凯,潘孝晨,汪柯,孙耿. 2019

[20]钾对不同早稻品种产量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聂军,廖育林,谢坚,鲁艳红,周兴,黄科延.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