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双季稻种植区不同生产力水稻土微生物和生物化学性质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廖育林

作者: 郑圣先;杨曾平;聂军;谢坚;吴小丹;鲁艳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产水稻土;土壤生物质量;微生物;土壤酶活性

期刊名称: 水土保持学报

ISSN: 1009-2242

年卷期: 2010 年 24 卷 04 期

页码: 222-2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土壤微生物和生物化学性质是农业土壤生产力的重要指标。该文研究了湖南省双季稻种植区不同生产力水稻土微生物种群数量和生物化学性质的差异。不同生产力水稻土样品采自湖南省东部、中部和西北部8个水稻主产县,测定了高产、中产和低产水稻土的微生物种群数量、微生物生物量C(SMBC)、微生物生物量N(SMBN)、土壤呼吸、代谢熵(qCO2)、脲酶、磷酸酶、转化酶、脱氢酶、土壤有机C(SOC)、全N(TN)、全P(TP)、全K(TK)、有效N(AN)、速效P(AP)、速效K(AK)和稻谷与稻草产量。结果表明,高产水稻土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C、N与中产水稻土无明显差异。SMBC、SMBN含量和土壤脲酶、转化酶、脱氢酶活性与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变化规律基本相似。由于湖南省植稻区施用磷肥有近50年历史,土壤磷素含量较高,导致不同生产力水稻土之间的磷酸酶活性没有差异。细菌和放线菌与SOC、TN、TK、AN含量之间相关性最好。脲酶和转化酶活性与土壤SOC、SMBC、SMBN、TN和AN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最好。高产水稻土与中产水稻土之间在微生物性质上差异很小,中产水稻土只要加强田间管理措施,可以达到高产水稻土的产量目标。目前低产水稻土的微生物性质和生物化学性质较差,应注意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合理施用,重视低产水稻土的改良,提升这类土壤的生物质量。

分类号: S511.42

  • 相关文献

[1]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土壤结构和土壤固碳增汇能力的影响. 芦燕,魏倩倩,徐青山,张耿苗,赵钰杰,伍少福,张均华,朱春权. 2024

[2]东北黑土区不同耕作方式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时空变化. 吴海燕,金荣德,范作伟,高星爱,张余莽,赵兰坡. 2009

[3]宁夏引黄灌区农田土壤酶活性及其空间变异. 纪立东,孙权,马秀琴,储燕宁,沈瑞清. 2007

[4]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玉米间作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马忠明,杜少平,王平,包兴国. 2011

[5]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陈娟,马忠明,刘莉莉,吕晓东. 2016

[6]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麦-稻轮作系统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刘益仁,郁洁,李想,徐阳春,沈其荣. 2012

[7]贵州旱地菜-菜-菜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和氮素养分的影响. 孟平红,郭惊涛,李桂莲,杨军,李从信,肖厚军. 2015

[8]蔬菜高效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影响. 孟平红,肖厚军,郭惊涛,谢双萍,潘德怀,付纪勇,李桂莲. 2015

[9]番茄青枯病罹病植株和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理化性状及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吴俊,赵久成,郭伊娟,龙明华. 2013

[10]香根草篱对红壤坡耕地坡面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武琳,黄欠如,叶川,成艳红,钟义军,章新亮,孙永明. 2013

[11]长期定位施肥对黄绵土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柳燕兰,宋尚有,郝明德. 2012

[12]长期定位施肥对黄土旱塬黑垆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王淑英,樊庭录,丁宁平,姜小凤,张平良,苏敏. 2011

[13]贵州山区不同海拔蔬菜种植区域内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变化. 孟平红,郭惊涛,李桂莲,潘德怀,李从信,付纪勇,肖厚军. 2015

[14]蔬菜高效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影响(英文). 孟平红,肖厚军,郭惊涛,蔡霞,潘德怀,付纪勇,李桂莲. 2015

[15]灌溉方式与有机无机氮配施对水稻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邓少虹,梁燕菲,李伏生. 2012

[16]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对香蕉根际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黄永红,吕顺,李春雨,魏岳荣,易干军. 2012

[17]一季中晚稻的稻菜轮作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及可培养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徐培智,解开治,陈建生,唐拴虎,张发宝,黄旭,李康活. 2008

[18]不同土层土壤酶活性对重金属汞和镉胁迫的响应. 卢显芝,金建华,郝建朝,高大翔,张丽楠,刘惠芬,赵建宁. 2009

[19]酵素菌对温室红椒生长发育和根际土壤环境的影响. 文廷刚,郭小山,吴传万,杜小凤,王连臻,顾大路,杨文飞,汪国莲,王伟中. 2015

[20]覆盖方式对温室红椒生长发育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吴传万,杜小凤,顾大路,文廷刚,杨文飞,郭小山,汪国莲,谢忠谊,王伟中.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