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病原真菌抗紫外保护剂的筛选和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农向群

作者: 农向群;张泽华;金正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紫外保护剂;昆虫病原真菌;分生孢子保护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05 年 32 卷 04 期

页码: 402-4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室内检测了17种紫外保护剂和4种组合对3种昆虫病原真菌即球孢白僵菌 Beauveriabassiana、金龟子绿僵菌 Metarhizium anisopliae、蜡蚧轮枝孢 Verticillium lacani 分生孢子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苯并三唑类2~#的紫外保护作用最好,用紫外杀菌灯照射30 min,苯并三唑类2~#对3种菌株孢子的保护效率均达90%以上;苯并三唑类3~#、苯甲酮类2~#、荧光黄钠、刚果红的保护效率可达60%。组合使用紫外保护剂并不能增强保护效果。选用苯并三唑类2~#时,适宜的溶剂是花生油加正己烷(1:1,v/v),使用浓度应大于0.75%。用254、312、365nm 波长紫外灯照射40min 内,1%苯并三唑类2~#对3种菌株孢子的保护效率可保持90%,照射180min 后,保护效率在56%~77%。

分类号: S476.12

  • 相关文献

[1]粘帚霉可湿性粉剂助剂的初步研究. 李磊,彭志刚,李世东. 2007

[2]绿僵菌生防制剂助剂的筛选. 施宠,付建红,王纯利. 2006

[3]昆虫病原真菌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张蕾,宋婷婷. 2017

[4]蚜虫病原真菌的分离与离体培养. 冯明光. 1995

[5]一株茶大灰象甲寄生真菌的分子鉴定及其毒力测定. 王定锋,李良德,李慧玲,张辉,王庆森,吴光远. 2018

[6]昆虫病原真菌和捕食螨间的互作关系及二者联合应用研究进展. 杨清坡,徐长春,徐学农,雷仲仁. 2019

[7]昆虫病原真菌基因组学及多组学研究进展. 宋晓兵,彭埃天,凌金锋,陈霞,崔一平. 2021

[8]4株虫生真菌对亚洲玉米螟致病力评价及其与松毛虫赤眼蜂的相容性. 赵宇,姜媛媛,田艺帆,王佳江,隋丽,张云月,李启云,路杨,张正坤. 2023

[9]绿僵菌侵染小菜蛾体表过程的显微观察. 雷仲仁,张青文,问锦曾. 2005

[10]青海血蜱饱血雌蜱高毒力绿僵菌菌株的筛选. 任巧云,孙明,关贵全,刘志杰,陈泽,刘爱红,李有全,马米玲,杨吉飞,牛庆丽,刘军龙,韩雪清,殷宏,罗建勋. 2015

[11]金龟子绿僵菌fluG基因的敲除及对产孢的影响. 王苗苗,王广君,农向群,蔡霓,刘蓉,宋红岩,涂雄兵,张泽华. 2024

[12]真菌防治蝗虫研究进展. 农向群,闫多子,蔡霓,王广君,涂雄兵,张泽华. 2021

[13]五株病原真菌对桃小食心虫的致病力. 李捷,朱永敏,薛皎亮,熊琦,赵飞,谢映平. 2012

[14]白僵菌和绿僵菌作为防控红火蚁生物农药的潜力及前景. 农向群,王广君,王以燕,张蕾,高琼华,于永浩. 2023

[15]红棕象甲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刘丽,万婕,阎伟,李朝绪,黄山春,覃伟权,张晶. 2014

[16]英德市茶园土壤昆虫病原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 王品,黄翠,黎健龙,李增智,王滨. 2013

[17]昆虫病原真菌的生态适应性及其生物防治应用策略. 张泽华. 2013

[18]我国南方桃蚜的流行病及其真菌性病原因子. 冯明光,胡国成,黄世文. 1995

[19]一株白僵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微小牛蜱的致病力研究. 任巧云,关贵全,李有全,马米玲,刘爱红,刘军龙,牛庆丽,罗建勋,殷宏. 2009

[20]硬蜱生防真菌制剂的研究及应用. 孙明,王晓燕,罗建勋.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