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杀虫剂组合在有机水稻种植中的作用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蓉

作者: 刘蓉;赵薇;农向群;周燕;石育萍;于丽;杨金娟;王广君;涂雄兵;张泽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绿僵菌;白僵菌;稻纵卷叶螟;稻飞虱;防治效果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310-3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上海市崇明区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的问题,在水稻无化肥、无化学农药种植条件下开展了生物杀虫剂对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田间防控效果评价。在崇明区的2个试验基地,于水稻不同生长时期,以绿僵菌、白僵菌产品分别与病毒杀虫剂MbNPV、植物源杀虫剂苦参碱和细菌杀虫剂Bt组合进行施药处理。结果表明,应用绿僵菌/白僵菌与MbNPV组合,能够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在稻纵卷叶螟发生较早的基地,施药后7 d和14 d的防效可达58.2%~81.2%,而在稻纵卷叶螟发生较晚的另一基地,施药后7 d防效可达61.3%和65.6%;绿僵菌/白僵菌与苦参碱组合,可用于防治稻飞虱,7 d和14 d的防效达64.7%~76.1%;绿僵菌/白僵菌与苏云金杆菌组合防治稻纵卷叶螟的14 d防效分别达64.0%和75.4%,优于对稻飞虱的防效;各组合试验结果显示,白僵菌有相对较长的持效作用,且在害虫迁入早期阶段(水稻发育分蘖盛期至拔节期)施用生物农药比在中后期(抽穗期及之后)施用的防效高。可见,生物杀虫剂组合可作为农作物绿色防控的有效手段。

分类号: S435.11

  • 相关文献

[1]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防治水稻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示范试验. 肖汉祥,周振标,陆世忠,李燕芳. 2019

[2]不同用药方案对防治水稻主要害虫的效果评价. 徐雪亮,姚英娟,朱雪晶,舒平平,李永平. 2012

[3]N-3型无人直升机施药方式对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的影响. 薛新宇,秦维彩,孙竹,张宋超,周立新,吴萍. 2013

[4]多靶标杀虫剂——三氟苯嘧啶混配剂对水稻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 叶波,刘雪源,王培,符伟. 2016

[5]氯虫·噻虫嗪撒施对水稻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 刘祖斌,刘雪源,赵明平,唐涛. 2017

[6]三氟苯嘧啶·溴氰虫酰胺对水稻稻飞虱及螟虫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马明勇,符伟,王培. 2019

[7]毒死蜱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控制效果. 许小龙,顾中言,徐德进,李慈厚. 2008

[8]对烟粉虱具有高致病力的虫生真菌筛选. 雷仲仁. 2014

[9]航天诱变对昆虫病原真菌的生物学效应. 张泽华,胡攀,高松,张礼生. 2006

[10]东北地区土壤中高毒力虫生真菌菌株的筛选. 王爽,李新民,刘春来,夏吉星,杨帆,王克勤,刘兴龙,邵天玉. 2015

[11]白僵菌和绿僵菌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来有鹏,张登峰. 2011

[12]可供取代六六六制剂的农药品种介绍. 邓平华. 1983

[13]吡虫杀微乳剂防治水稻主要害虫的研究. 陈业荣,钟国洪,郑本欣,陈峰,蓝春松,李云珍. 2000

[14]不同施药量对氮高效利用水稻品种桂育11号病虫防治效果和产量的影响. 吴碧球,罗翠萍,黄所生,程学江,李成,陈传华,李虎,吴子帅,凌炎,黄芊,黄凤宽,龙丽萍. 2021

[15]乙基多杀菌素与三氟苯嘧啶桶混对水稻穗期主要害虫的防效评价. 孙杨,胡妍月,秦文婧,万鹏,郭明程,吴仰辉,黄水金. 2020

[16]氮高效利用水稻品种桂育11号病虫害发生效应研究. 吴碧球,黄所生,覃丽莎,李成,陈传华,刘广林,凌炎,黄芊,罗群昌,黄凤宽,龙丽萍. 2020

[17]稻虫杀净替代甲胺磷防治水稻害虫药效评价. 张扬,黄炳超,肖汉祥,温桂章,吴金灵,陈伟洲,吴城伟,曾繁林. 2002

[18]毒死蜱防治水稻害虫的药效试验. 朱文达,李芒,邢平,王小平. 2001

[19]水稻主要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钟朝军,戴长庚,毛向华. 2022

[20]2015年安徽省水稻主要虫害的识别与防控. 任竹.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