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大蕉发育过程类胡萝卜素代谢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树全

作者: 韩树全;罗立娜;魏鹏程;卢振亚;刘凡值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蕉;果肉;橙黄肉;白肉;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

期刊名称: 中国南方果树

ISSN: 1007-1431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探究贵州本地2种不同颜色果肉大蕉类胡萝卜素代谢规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橙黄肉大蕉与白肉大蕉果实中类胡萝卜素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对类胡萝卜素成分和积累量的种内时序性差异和同时序的种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橙黄肉大蕉与白肉大蕉果肉分别检测到32种和28种类胡萝卜素。橙黄肉大蕉果实发育3个阶段类胡萝卜素积累量均显著高于白肉大蕉,在成熟期橙黄肉大蕉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是白肉大蕉的7.55倍;橙黄肉大蕉类胡萝卜素的合成主要发生在果实发育中后期,其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而白肉大蕉类胡萝卜含量持续降低。橙黄肉大蕉除幼果期叶黄素含量最高外,其他时期均为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β-胡萝卜、α-胡萝卜素、叶黄素是其主要类胡萝卜素成分;叶黄素、β-胡萝卜素、紫黄质-肉豆蔻酸酯-发酸酯是白肉大蕉的主要类胡萝卜素成分。研究结果为揭示两类大蕉果实类胡萝卜素积累机制奠定基础。

分类号: S668.1

  • 相关文献

[1]大蕉果实转录组学分析及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基因的研究. 韩树全,罗立娜,魏鹏程,卢振亚,贺尔奇,刘凡值. 2024

[2]‘中油桃9号’及其黄肉芽变的类胡萝卜素代谢和基因表达分析. 朱运钦,曾文芳,鲁振华,牛良,崔国朝. 2015

[3]‘中油桃9号’及其黄肉突变体花和叶片中类胡萝卜素代谢及相关基因的时空表达. 朱运钦,曾文芳,牛良,蔡祖国,鲁振华,潘磊,崔国朝,王志强. 2018

[4]茶类胡萝卜素研究进展. 冯琳,龚自明,郑鹏程,刘盼盼,刘艳丽. 2018

[5]杏果肉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研究. 颜少宾,张妤艳,马瑞娟,俞明亮. 2011

[6]大蕉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 郭立佳,彭军,杨腊英,王国芬,梁昌聪,刘磊,黄俊生. 2013

[7]大蕉组织培养研究初报. 钟明,蔡时可,苏海,谢辉. 2003

[8]大蕉幼雄花易碎胚性愈伤组织长期继代培养及其植株再生. 李哲. 2010

[9]抗寒优质白肉枇杷新品种‘冬玉’的选育. 王化坤,钱剑林,杨忠星,储春荣,李浩宇,周建锋,郄红丽,周晓明. 2016

[10]晚熟白肉水蜜桃新品种-秋月. 叶正文. 2012

[11]优质大果晚熟白肉枇杷新品种‘黄蜜’选育研究. 郑少泉,许家辉,蒋际谋,余东,陈秀萍,李韬,黄爱萍,魏秀清,邓朝军,郑文松,姜帆,陈志峰,郑姗,张立杰,谢丽雪,章希娟,张小艳,胡文舜,黄金松. 2010

[12]24份白肉枇杷种质资源的ISSR分析. 谢丽雪,许家辉,张立杰,张小艳,郑姗,李韬. 2012

[13]小果油桃新品种'中农珍珠'. 王莹莹,刘立常,刘志伍,杨兴旺,刘万春,王孝娣. 2022

[14]早熟油桃新品种—沪油002的选育. 叶正文,苏明申,张学英,高清华,骆军,吴钰良,庄恩及. 2007

[15]早熟、优质油蟠桃新品种中油蟠36-3的选育. 牛良,鲁振华,崔国朝,曾文芳,潘磊,王志强. 2022

[16]薄皮甜瓜新品种白玉满堂的选育. 徐志红,徐永阳,赵光伟,邢燕,孔维虎,张健. 2011

[17]油桃早中熟白肉新品种京和油1号的选育. 蒋海月,刘佳棽,王尚德,王晓川,武文娟. 2013

[18]晚熟白肉枇杷新品种迎雪的选育. 徐红霞,李晓颖,葛航,陈俊伟. 2023

[19]基于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分析蒸制过程中草鱼肉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方心如,肖乃勇,郭全友,施文正. 2023

[20]晚熟白肉水蜜桃新品种——秋月的选育. 叶正文,苏明申,吴钰良,杜纪红,张学英,高清华,庄恩及.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