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矮64S的育性指标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邓芳萍

作者: 宗雪梅;姚克敏;罗孝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培矮64S;不育性;育性恢复度;育性转换光温指标;育性量化模型法;光温分级法

期刊名称: 杂交水稻

ISSN: 1005-3956

年卷期: 2000 年 S2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利用培矮 64S在南京、武汉、长沙、贵阳、三亚等地的多年分期播种资料及其相应的气象资料 ,分析了水稻光 (温 )敏核不育系培矮 64S的不育性和育性恢复度 ,并采用光温分级法和育性量化模型法两种方法 ,分析了培矮 64S的育性转换光温指标 ,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培矮64S的育性特征及其安全使用技术. 邹江石,姚克敏,邓芳萍. 2003

[2]应用基因芯片分析短日低温条件下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育性相关基因. 杜士云,阳菁,王守海,王德正,吴爽,罗彦长,李阳生. 2010

[3]水稻显性核不育及其恢复性的遗传规律研究. 贺浩华,刘宜柏,蔡跃辉,余秋英,李季能,刘建萍. 1999

[4]小偃麦与中间偃麦草杂交不亲合性和不育性的探讨. 李春宇,周璇,闫小丹,赵海滨,李集临,张延明. 2014

[5]水稻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不育性稳定化研究. 袁隆平,杨益善. 2001

[6]玉米螟(PyraustanubilalisHübner)雌蛾的内部生殖器官和精珠的构造. 叶艳玲,陆近仁. 1964

[7]芥菜型油菜不育系柱头外露性与不育性的关系. 苏振喜,邱怀珊,赵庭周. 1997

[8]棉花远缘杂交育种初报. 杨树栽. 1982

[9]10个红麻雄性不育株系不育性的鉴定. 李辉,李德芳,陈安国,唐慧娟,李建军,黄思齐. 2015

[10]蔬菜作物多倍体研究进展. 刘文革,王鸣,阎志红. 2002

[11]粳型光敏核不育系选育与应用初报. 王长义,冯云庆,夏明元,胡刚,戚华雄,何予卿,罗声群. 1993

[12]麦芽糖浓度对培矮64S花药培养的影响. 邓晓湘,肖国樱. 2001

[13]培矮64S繁殖技术探讨. 罗孝和,邱趾忠. 2000

[14]导致不育临界温度低的两用不育系培矮64S. 邱趾忠,李任华. 2000

[15]培矮64S配制杂粳组合经济性状优势分析. 周根友,姜平,夏华. 2012

[16]培矮64S在云南的育性表现及其利用研究. 杨怀礼,朱建军. 1994

[17]惠满丰对培矮64S异交特性的改良研究. 李曙光,王丰,黄健文,陈志远,吴玉坤,廖亦龙,郑海波,彭惠普. 2000

[18]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低温下育性表达规律研究. 袁隆平. 2000

[19]不同来源培矮64S育性转换光温反应特性的分析. 于永红,斯华敏,胡国成,傅亚萍,孙宗修. 2006

[20]水稻低温敏不育系培矮64S的开花及制种特性. 李曙光,王丰,黄健文,吴玉坤,廖亦龙,陈志远,彭惠普,郑海波.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