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贾士荣
作者: 袁潜华;王丰;姚克敏;裴新梧;胡凝;王志兴;王旭静;柳武革;钱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普通野生稻;转基因;花粉扩散;基因飘流;风险评估;风险管理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4 年 47 卷 01 期
页码: 1-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亚洲栽培稻的起源中心之一。随着中国转基因水稻研发的快速发展,需要研究水稻转基因飘流可能对环境和食品安全带来的潜在风险。基因飘流及其数据是对转基因水稻进行科学评估和监管的重要参数。为此,从2002年开始组建了研究团队,对转基因水稻的基因飘流进行了为期10年的系统研究。取得的结果主要包括:(1)阐明了水稻基因飘流的基本规律,揭示了影响水稻基因飘流的生物学和气象学主控因子。沿水稻开花期的主流风向,采用长方形田间试验设计,分别在三亚、广州和杭州3个点2-3个生长季,研究了纯合转bar基因花粉供体L201或B2(姐妹系,抗除草剂Basta)向19个非转基因受体(包括不育系、常规稻品种、杂交稻F1和普通野生稻)在不同距离上的基因飘流率,明确了转基因向不育系的飘流率最高,向普通栽培稻品种的基因飘流率最低(相邻种植时小于1%或0.1%),向普通野生稻的基因飘流率介于不育系和常规稻之间,向不育系的最大基因飘流率比向普通野生稻和栽培稻要大1-3个数量级;基因飘流率随距离增加呈负指数曲线衰减,且存在急剧降低的"拐点","拐点"的距离与试验点水稻开花期的风速密切相关,广州和杭州为1-2 m,三亚约为5 m;采用圆形、以花粉供体为中心的田间试验设计,以异交结实率很高的不育系博A作受体,清晰地解析了风向与基因飘流率的数值关系,主流和次主流风向下游4个扇区的基因飘流事件累计达90%-96%,而逆风向和侧逆风向4个扇区仅为4%-10%。综上所述,水稻转基因飘流率与常规育成品种间的异交率(一般在1%以下)基本相同,在数量级上转基因并未增加新的风险。(2)建立了以气象资料为参数的水稻花粉扩散和基因飘流普适模型,计算和预测了中国南方稻区17省、市的最大基因飘流阈值距离(maximum threshold distances,MTDs)。受东南季风和地形地貌的影响,中国南方稻区MTDs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东西之间有自东向西逐渐减小的趋势,南北之间首先在南方丘陵地区逐渐减小、越过南岭后再向东南沿海地区逐渐增大。(3)利用人工构建的普通野生稻与基因(Bt或bar)飘流后代栽/野F1杂种混栽群体,经多年多代跟踪观察,分析了转基因飘流至普通野生稻后的命运,发现栽/野F1杂种在3-5年后完全消失,混栽群体中检测不到外源的Bt和bar,有理由推测普通野生稻具有自我保护的机制。(4)研究了小规模田间试验中采用花期隔离和布帐隔离措施降低水稻基因飘流率的效果;调查了海南、广东、广西普通野生稻原生境居群与相邻种植的栽培稻花期相遇情况,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研究了基因拆分技术作为生物学限控措施从根本上限控基因飘流的效果;以本研究的结果及对国际上主要农作物基因飘流的调研数据为基础,提出了在水稻基因飘流风险评估和监管中采用分类管理和阈值管理的原则。在10年回顾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的重点也进行了展望。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理解困境与定位分析. 李耘. 2015
[2]基于“风险邻近”的全球尺度非洲猪瘟发生状况及其输入风险模型构建. 张志诚,黄炯,包静月,张永强,钟旗,王力俭,王志亮,李长友. 2011
[3]欧盟食品安全局的使命与任务. 魏益民,潘家荣,郭波莉,吴燕. 2010
[4]生物安全实验室设施设备适用风险评估技术分析. 曹国庆,王荣,王栋. 2018
[5]有害结局路径在农药风险评估及管理中应用的探讨. 张婉君,范瑞祺,黄超,罗荪琳,贾栗,陈义强,苑晓燕. 2021
[6]转基因植物环境监测进展. 刘标,韩娟,薛堃. 2016
[7]转基因植物环境监测进展. 刘标,韩娟,薛堃. 2015
[8]论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关系. 郑书宏,张玉兰,李洁. 2023
[9]联邦德国食品安全控制战略和管理原则. 魏益民,赵多勇,郭波莉,魏帅. 2011
[10]三聚氰胺风险评估结果简介. 魏帅,魏益民,郭波莉. 2009
[11]联邦德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与运行机制. 魏益民,郭波莉,赵林度,金武军. 2009
[12]海南南繁区水稻基因飘流的最大阈值距离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胡凝,姚克敏,袁潜华,贾士荣,何美丹,江晓东,徐立新,胡继超,裴新梧. 2014
[13]主要农作物转基因飘流频率和距离的数据调研与分析 Ⅱ.水稻. 王志兴,王旭静,贾士荣. 2011
[14]主要农作物转基因飘流频率和距离的数据调研与分析Ⅱ.水稻. 王志兴,王旭静,贾士荣. 2011
[15]国外转基因食品风险交流机制研究. 陈莉莉,孙彩霞,朱姝晴. 2015
[16]基于风险管理的镉砷污染稻田修复治理案例分析. 高嵩,易春丽,刘汇川,余泓,潘淑芳,谢运河. 2022
[17]一种等分作物花粉扩散圆形源区的方法. 胡继超,陆锡青,胡凝,江晓东,卢宗志,姚克敏. 2014
[18]云南水稻品种原生质体培养研究. 张尧忠,徐宁生,曾黎琼,松岗诚,伊势一男. 2001
[19]改良水稻对稻褐飞虱的抗性研究. 陈乔,孙荣科,杨朗,黄凤宽,黄大辉,韦素美,张月雄,刘丕庆,李容柏. 2010
[20]基于大样本数据的中国水稻扇型植硅体形态特征研究. 唐先干,谢金水,陈大洲,刘光荣.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聚两优53的选育
作者:张建林;廖学群;王丰;张泽佳;彭国巍;柳武革;王新;黄广平;谢沛丽;许岱;姚润沐
关键词:杂交水稻;聚两优53;品种选育
-
播种量对滨海稻区水稻旱直播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作者:王宇;王志兴;钟鸣;吕小红;任海;李旭;隋鑫;马畅;杜萌
关键词:播种量;滨海稻区;水稻旱直播;产量;经济效益
-
海南琼中山栏稻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作者:易伟鹏;袁潜华;唐清杰;邢建平;冯尔勇;曹林奎
关键词:琼中;山栏稻;产业;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
弱感光型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广泰优6355的选育
作者:吴海;柳武革;李越;王丰;高顺利;李金华;王水俊;窦梓源;李镭;张志荣
关键词:弱感光型;杂交稻;广泰优6355;选育;制种技术
-
华南双季稻区不同季别种植籼稻品种整精米率差异及高整精米率材料筛选
作者:陈洛;李学忠;谢国威;杨梯丰;杨武;赵均良;王丰;周玲艳;董景芳
关键词:籼稻;整精米率;早季;晚季;华南稻区
-
2023年中国植物科学重要研究进展
作者:陈凡;顾红雅;漆小泉;林荣呈;钱前;萧浪涛;杨淑华;左建儒;白永飞;陈之端;丁兆军;王小菁;姜里文;种康;王雷
关键词:中国;植物科学;研究进展;2023年
-
福建省山区乡村产业发展精准帮扶实践经验与思路建议
作者:王丰;周江梅;杨小裕
关键词:福建;山区;乡村产业;精准帮扶;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生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