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来福建茶叶生产发展及栽培科技进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文锦
作者: 张文锦;孙君;朱留刚;吴志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叶;福建省;生产发展;栽培科技;进展与展望
期刊名称: 茶叶学报
ISSN: 1007-4872
年卷期: 2019 年 002 期
页码: 51-56
摘要: 本文概述了建国后60年来福建茶叶生产发展的情况(产区分布、面积扩展、产量增加、茶类结构变化)、特点及其成因,继而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为例着重介绍了福建茶树栽培研究上所取得的主要进展,最后提出了今后若干年福建茶树栽培技术发展努力的方向:①良性生态茶园建设及茶园生境调控技术;②茶园土壤改良及绿色增肥技术;③低成本高生产力技术.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福建省主要茶类稀土含量区域分布及组成特征. 林虬,姚清华,苏德森,颜孙安,林香信. 2016
[2]方山玉叶. 谢宁波,陈朝锦. 1993
[3]“十二五”期间福建省茶叶科研成效及“十三五”工作展望. 尤志明,杨如兴,陈林,曾明森,吴志丹. 2016
[4]福建省茶叶主产区茶叶质量安全管理与隐患点比较分析. 姚清华,张居德,苏德森,颜孙安,林虬. 2014
[5]油菜抗根肿病资源创新与利用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江莹芬,战宗祥,朴钟云,张椿雨. 2018
[6]烟草毛状根中茄尼醇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王慧芳,李凤霞,秦立强. 2017
[7]气候变化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与展望. 陶生才,马姗姗,杨荣国,杨红龙,刘珂,肖晶晶. 2009
[8]《贵州茶叶》创刊的前前后后. 张其生. 2012
[9]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发展区划研究. 矫江,李禹尧,中本和夫. 2012
[10]中国林蛙的生产发展、科研成就及其展望. 夏远峰. 1997
[11]黑龙江省玉米青枯病发生调查. 韩庆新,李莫然,梅丽艳,李学湛,张坪,张瑞英. 1991
[12]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与思考. 王立柱. 2010
[13]防治棉花害虫的三项关键措施. 杨东乾. 1995
[14]从江西看新农村建设投入保障机制建设. 徐松,陈智辉,苏昌平. 2007
[15]"十一五"期间我国棉花生产发展目标探讨-兼论建设棉花生产强国. 毛树春. 2008
[16]我国东北三省水稻生产发展研究. 方福平,潘文博. 2008
[17]论我国花生品种改良与花生生产的发展. 万书波,封海胜. 2004
[18]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视角的生产发展问题与需求分析. 王德海,孙素芬,孟鹤,张明明,林夏竹. 2009
[19]合作共建促进科技创新与生产发展. 于海林. 2007
[20]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发展分析. 杨红旗,汪秀峰,郝仰坤,孙福海.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16S rRNA测序的植茶温室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研究
作者:孙君;朱留刚;林志坤;张文锦
关键词:温室;茶园;土壤细菌;α多样性;β多样性;群落结构;高通量测序
-
施肥类型对茶园土壤酸度的影响研究
作者:吴志丹;江福英;张磊;尤志明
关键词:施肥类型;土壤酸度;pH变化速率;茶园
-
茶树微生物组研究进展
作者:朱留刚;孙君;张文锦
关键词:茶树;微生物组;根际微生物;内生菌;叶际微生物
-
长期不同有机肥替代比例对茶园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
作者:季凌飞;杨亦扬;倪康;吴志丹;江福英;尤志明;伊晓云;郭世伟;阮建云
关键词:茶园;有机肥替代比例;养分动态;天气变化
-
武夷山不同种植模式下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季节变化特征
作者:王峰;常云妮;孙君;吴志丹;陈玉真;江福英;余文权
关键词:种植模式;季节变化;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
-
‘金牡丹’茶园化肥减施技术模式筛选
作者:杨军;吴志丹;陈林海;李毅晶;张力岚;王让剑
关键词:茶树;品种;‘金牡丹’;化肥减施;技术模式
-
基于Malmquist指数法的吉林省粳稻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作者:王洪丽;孙君;张彬;吴迪;杨宁;刘文明;窦天聪;徐晓红;舒坤良
关键词:吉林省;粳稻;全要素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