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CathepsinL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保护功能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慧

作者: 张慧;苑纯秀;冯新港;傅志强;刘金明;蔡幼民;林矫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基因克隆表达;免疫

期刊名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ISSN: 1002-2694

年卷期: 2007 年 23 卷 1 期

页码: 11-15,1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开展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SjCL)功能研究,为研发血吸虫病抗病疫苗提供基础。方法应用RT-PCR技术分商、克隆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组织蛋白酶L保守功能域编码基因,并在大肠杆菌系统中表达,应用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组织蛋白酶L重组抗原,用该基因纯化重组表达产物进行小鼠免疫保护实验。结果获得了672bp的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保守功能域eDNA序列,成功构楚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SjCL,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经免疫亲和层析获得了高纯度的SjCL融合蛋白。以该纯化物免疫小鼠。结果实验组减虫率为36.04%,肝组织减卵率为34%,粪卵减少事达49%,与对照组进行方差分析,差异均显著。结论获得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保守功能域eDNA克隆,其原核表达产物免疫小鼠对抗血吸虫感染具有一定的保护性。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CathepsinL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保护功能的研究. 张慧,苑纯秀,冯新港,傅志强,刘金明,蔡幼民,林矫矫. 2007

[2]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Cathepsin L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保护功能的研究. 张慧,苑纯秀,冯新港,傅志强,刘金明,蔡幼民,林矫矫. 2007

[3]日本血吸虫抱雌沟蛋白筛选噬菌体展示抗原对小鼠血吸虫病免疫效果观察. 何金桃,金亚美,刘金明,吴启进,宋震宇,石耀军,岳城. 2009

[4]东方田鼠血清筛选噬菌体展示抗原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免疫效果观察. 宋震宇,刘金明,何金桃,孙帅,石耀军,李浩,陆珂,林矫矫,岳城. 2009

[5]东方田鼠血清筛选噬菌体展示抗原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免疫效果观察. 宋震宇,刘金明,何金桃,孙帅,石耀军,李浩,陆珂,林矫矫,岳城. 2009

[6]东方田鼠肝脏裂解物筛选日本血吸虫噬菌体展示抗原的免疫预防效果. 王素娟,刘金明,邢荣鹤,李晔,郭凡吉,王艳,石耀军,陆珂,林矫矫. 2010

[7]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6kD GST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刘金明,林矫矫,杨冠珍,傅志强,石耀军,蔡幼民,吴祥甫. 2000

[8]保加利亚乳杆菌ATCC11842 L-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黄艳娜,王金斌,王赛赛,段赛菲,周茂超,唐雪明. 2022

[9]合浦珠母贝组织蛋白酶L2基因的特征与组织表达分析. 麻建军,张殿昌,崔淑歌,姜晶晶,蒲含林,江世贵. 2010

[10]斑节对虾组织蛋白酶L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李运东,周发林,黄建华,马振华,杨其彬,邱丽华,傅明骏,陈劲松,江世贵. 2016

[11]脊尾白虾组织蛋白酶L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段亚飞,刘萍,李吉涛,李健,高保全,陈萍. 2013

[12]编码日本血吸虫CIAPIN1 cDNA的克隆及其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 罗荣,于金波,周春景,杨德浩,程国锋. 2011

[13]日本血吸虫Sj22.6-LHD-Sj23融合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付媛,卢福庄,石团员,顾昀,俞国乔,陆国林,张雪娟. 2010

[14]18日龄日本血吸虫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 李勉,金亚美,刘金明,程国锋,石耀军,张龙现,蔡幼民,林矫矫. 2009

[15]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抗原表位与霍乱毒素B亚基融合蛋白在Bac-to-Bac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的表达. 徐玉梅,曹士德,朱传刚,张世清. 2019

[16]重组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8ku GST免疫刺激复合物对小白鼠的免疫试验. 刘金明,叶萍,傅志强,蔡学忠,石耀军,陈永军,林矫矫,王美,林邦发,施福恢. 1999

[17]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1,7kD蛋白编码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金亚美,林矫矫,张亮,傅志强,吴祥甫,周元聪,蔡幼民. 2002

[18]日本血吸虫28KD GST基因在家蚕细胞和幼虫中的表达. 田锷,杨冠珍,蔡幼民,施福恢,吴祥甫. 1997

[19]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2.6kD膜相关蛋白基因的克论. 蔡学忠,林矫矫,杨冠珍,施福恢,沈纬,蔡幼民,吴祥甫. 1999

[20]日本血吸虫重组抗原Sj GST Paramyosin和Sj 23对绵羊的保护性免疫试验. 施福恢,沈纬,田锷,叶萍,蔡学忠,钱承贵,林邦发,傅志强,刘金明,石耀军,陈永军,李浩,张正达,吴祥甫,蔡幼民,Taylor M,Huggins M C,Bickle Q D.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