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四倍体桑树新品种强桑2号的育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志强
作者: 吕志强;杨今后;计东风;杨新华;张正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桑树品种;强桑2号;四倍体;化学诱导;丰产;抗逆
期刊名称: 蚕业科学
ISSN: 0257-4799
年卷期: 2012 年 03 期
页码: 369-3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人工诱导加倍桑树染色体的方法,获得丰产性能更优的桑树多倍体品种。将鲁桑系二倍体杂交组合塔桑×农桑14号F1代的幼苗,用秋水仙碱处理诱导出人工四倍体植株,经过对优良人工四倍体株系的选择、扩大繁殖以及区域适应性鉴定试验和农村生产试验,201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强桑2号。该人工四倍体桑树新品种在区域性试验中与对照二倍体桑树品种湖桑32号比较,桑叶增产18.93%,桑叶养蚕的万蚕茧层量提高3.03%,并表现出抗桑疫病、抗旱耐瘠等特点。新品种适合在长江流域蚕区栽植。
分类号: S888.31
- 相关文献
[1]桑树四倍体品种团桑11号的选育. 张正国,陈祥平,范小敏,杨今后,冯永德,柯皓天,吕银. 2015
[2]人工四倍体桑树新品种皖桑优1号的选育. 汪泰初,李瑞雪,王钰婷,王伟,高新文. 2017
[3]优质高产桑树新品种川7431的区域性鉴定及农村生产试验. 任作瑛,黄盖群,佟万红,危玲,殷浩,郑继川,姚永权,张和灵. 2010
[4]优质高产桑树新品种川桑7431的育成. 黄盖群,殷浩,佟万红,危玲,郑继川,姚永权,任作瑛. 2013
[5]柑橘四倍体田间化学诱导技术研究. 万水林,刘召亮,胡钟东,闫承璞,DUAN Xian-ming,王雨亭. 2018
[6]辽育系列桑树品种比较试验评述. 吴艳,李喜升,蔡兴忱,黄桂华,林成荫. 2012
[7]优质高产桑树新品种“川桑98-1”的育成. 杨建宁,佟万红,李俊,黄盖群,昝明才,危玲. 2009
[8]对我国玉米育种目标的思考与讨论. 马兴林,崔铁英,徐安波,田大朋,贾晓军,杨久臣,王传海. 2019
[9]抗逆优质丰产柞蚕新品种辽蚕5278的选育. 徐亮,钟亮,焦阳,姜晓旭,戚俐. 2025
[10]君子兰水培方法试验. 郭秀珠,王月英,黄品湖,陈义增. 2005
[11]龙眼叶片元素含量与成花关系研究初报. 黄业球,蔡炳华,陈少珍,苏国秀. 2003
[12]小麦单倍体育种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崔婷,李亚莉,乔麟轶,郭慧娟,董艳辉,任永康,唐朝晖. 2016
[13]化学药剂诱导春小麦孤雌生殖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魏亦勤,刘育灿,张双喜,马素琴,龚月娟,李红霞,杨瑞霞,王存忠,李功. 2000
[14]桑树多倍体化学诱导剂的筛选及对不同桑树材料的诱变效果. 方荣俊,张英华,扈东青,赵卫国,林强,刘利,程嘉翎. 2010
[15]小麦幼苗丁布的化学诱导. 赵媛,董丰收,姚建仁,KARLHURLE. 2005
[16]植物化学诱导基因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马延娜,薛静,徐摇光,张晓东. 2013
[17]桑树品种选792高产栽培数学模型的研究. 孙日彦,梁明芝,宋慧贞,樊孔彰,杜建勋,邹爱娜. 1995
[18]不同桑树品种叶片对洞庭原蚕和碧波原蚕生命力及F_1卵质的影响. 胡仕叶,李开林,王文学. 2012
[19]人工四倍体桑树新品种云桑6号的选育. 李镇刚,冉瑞法,刘淑娟,刘永辉,杜伟,杨文,黄平. 2020
[20]桑树品种性状与产叶量的相关性分析. 陈世良,高翔,俞秀琼,陈国华.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精准喷灌控制系统的设计
作者:张秀;韩大龙;吕志强
关键词:物联网;STM32;精准喷灌
-
不同比例桑枝叶粉复合饲料对肉鸡血液生化指标及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作者:刘岩;林天宝;侯凤香;赵燕;范明亮;金俊杰;吕志强
关键词:饲料;血清学;胆固醇;抗氧化;桑枝叶粉
-
单氰胺浓度对反季节桑果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作者:李添艳;林天宝;杨璐;魏佳;马焕艳;郭君鑫;朱燕;吕志强;刘岩;陈乐阳;沈国新;刘培刚;潘美良
关键词:桑果;单氰胺;农艺性状;营养品质;反季节栽培
-
不同杂交桑品种叶片营养的综合评价
作者:林天宝;吕志强;魏佳;刘培刚;朱燕;刘岩
关键词:叶片营养;隶属函数;熵权法;杂交桑
-
中国桑树品种在乌兹别克斯坦栽植适应性研究
作者:林天宝;刘培刚;杜鑫;沈王明;吕志强
关键词:强桑1号;浙桑杂1号;乌兹别克斯坦;产叶量
-
桑树新品种'强桑5号'的育成
作者:林天宝;魏佳;刘培刚;刘岩;潘美良;马焕艳;冯世民;章恩婷;朱燕;叶伟清;兰丽盼;计东风;吕志强
关键词:桑树;品种;‘强桑5号’;育种
-
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星星-纪念《蚕桑通报》创刊70周年
作者:杨今后
关键词:蚕丝业;丝绸之路;蚕桑通报;科技期刊;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