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Cl胁迫对玉米自交系种子萌发和根芽生长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一弓
作者: 张一弓;张一中;杨彬
作者机构:
关键词: NaCl胁迫;玉米自交系;发芽率;根长;芽长;鲜质量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2 年 40 卷 09 期
页码: 936-939
摘要: 研究玉米自交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过程中根长、芽长及鲜质量在不同NaCl质量浓度胁迫下的变化。结果表明,3~6 g/LNaCl处理对玉米自交系H80和自选205发芽的抑制作用较小,对B708发芽的抑制作用较大;9 g/L的盐质量浓度可能是影响玉米种子萌发的临界浓度。盐胁迫下,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明显下降。盐胁迫抑制玉米发芽期间芽和根的生长,且在低盐质量浓度(3 g/L)下根受抑制敏感程度大于芽。玉米自交系间的耐盐性存在明显差异,自选205耐盐性相对较强,H80次之,B708耐盐性相对较差。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异噁草松对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郑兴汶,罗敏,罗源华,周忠实. 2012
[2]广灭灵对豚草(AmbrosiaartemisiifoliaL.)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周忠实,郭建英,罗源华,万方浩. 2010
[3]盐碱胁迫对宁夏水稻出芽的影响. 贺奇,杨锋,冯伟东. 2019
[4]大别山山核桃催芽影响因子研究. 谢地,夏国华,朱先富,傅松玲,朱琪,任杰. 2016
[5]不同苜蓿品种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的研究. 刘卓,王志锋,于洪柱,耿慧,周艳春,庞建国,金春花,徐安凯,王君芳. 2010
[6]EMS处理对海滨锦葵种子萌发影响研究. 何林池,王康,魏小云,邢建美. 2013
[7]盐胁迫对不同藜麦品种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顾闽峰,王乃顶,王军,费月跃,彭亚民,王伟义,时丕彪,马萌萌. 2017
[8]脱颖处理对禾本科牧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王春梅,田福平,杨红善,时永杰,张怀山,张茜,朱新强,王晓力. 2014
[9]多花黄精实生育苗及幼苗生物质积累规律分析. 骆绪美,许早时,韩文妍,程明伟,兰伟,任杰. 2021
[10]玉米自交系苗期耐盐性鉴定及筛选研究. 王明泉,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苏俊,任洪雷,杨剑飞,张翼飞,杨克军. 2018
[11]盐胁迫对无芒雀麦种子萌发和早期生长的影响. 徐博,王英哲,王莹,张世超,徐安凯. 2017
[12]外源施加褪黑素对NaCl胁迫下狼尾草种子萌发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张娜,蒋庆,李殿波,蔡林桐,张海军,司文君,范希峰,郭仰东. 2014
[13]长江中下游及黄淮冬麦区小麦主栽品种耐盐性评价. 邢锦城,陈超,董静,刘冲,朱小梅,洪立洲. 2017
[14]NaCl胁迫对不同西瓜种质资源发芽的影响. 阎志红,刘文革,赵胜杰,何楠,王俊良. 2006
[15]3种鹅观草属植物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研究. 陈景芋,李卫军,解继红,于靖怡. 2009
[16]NaCl胁迫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及耐盐性分析. 何进尚,冯伟东,刘旺清,白海波,张维军. 2023
[17]NaCl胁迫对槟榔种果发芽的影响. 董志国,刘立云. 2008
[18]NaCl胁迫对秦艽种子萌发的影响. 蔡子平,王宏霞,漆燕玲. 2011
[19]NaCl胁迫对秦艽种子萌发的影响. 蔡子平,王宏霞,漆燕玲,李玉萍. 2011
[20]外源激素IAA对NaCl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王敬东,白海波,马斯霜,惠建,李树华.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温控设施栽培龙爪菇培菌时间及出菇开口方式试验
作者:彭传尧;严少妹;林思裕;王圣铕;吴光明;杨彬;蔡盛;王瑞娟;宋春艳
关键词:龙爪菇;温控设施;栽培;培菌时间;开口方式
-
丘陵山区小型播种机的研究-以宜宾市为例
作者:胡陈君;杨彬;杨广文;姜铖;陈书洪;应恒
关键词:丘陵山区;播种机;研究;农艺试验;宜宾
-
优质食用高粱新品种晋白糯1号的选育
作者:孙美红;梁笃;郭琦;张晓娟;范昕琦;王绘艳;赵娟莹;柳青山;张一中
关键词:优质;食用高粱;晋白糯1号;品种选育
-
猴痘流行现状与外溢动物风险及我国的防控策略和措施
作者:景伟;房永祥;何小兵;陈国华;谭金龙;高真贞;李小明;苏洋;杨彬;张小明;景志忠
关键词:猴痘;猴痘病毒;流行病学;外溢风险;防控策略
-
利用昆虫细胞表达猪RANKL蛋白及其生物学活性分析
作者:周亚伟;蒋华正;杨宁;付钰广;李宝玉;杨彬;刘光亮
关键词:RANKL;M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
糯高粱顶土能力与幼苗器官形态关系的研究
作者:张晓娟;刘勇;王绘艳;聂萌恩;张一中;范昕琦;梁笃;郭琦;柳青山
关键词:糯高粱;中胚轴;顶土力
-
基于表型性状的高粱育种材料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作者:张一中;张晓娟;梁笃;郭琦;范昕琦;聂萌恩;王绘艳;赵文博;杜维俊;柳青山
关键词:高粱;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