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组培快繁育苗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袁宁
作者: 何俊蓉;何锐;李萍;叶兰香;王海娥;卓碧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白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09 年 22 卷 03 期
页码: 781-7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用白芨种子无菌播种,实生苗进行增殖、生根研究,结果表明:种子成熟度对种子的萌发影响较大,促进种子萌发的培养基为1/2MS+6-BA 1 mg/L;丛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15 mg/L,丛芽增殖系数可达2.88,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5 mg/L+香蕉泥75 g/L。
分类号: S567.239
- 相关文献
[1]白芨无菌小苗一步成苗培养基优化. 邹晖,李海明,王伟英,戴艺民,林江波. 2018
[2]非洲菊的组织培养. 王海琴,冯先桔,李丽,罗君琴. 2005
[3]湄潭苔茶良种组培快繁技术初探. 周国兰,黄燕芬,赵华富,刘晓霞,何萍. 2011
[4]南美叉柱花的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 徐世强,李宇峰,王继华. 2016
[5]铁皮石斛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进展. 温明霞,聂振朋,林媚,冯先桔,陈荣桂. 2007
[6]薄荷的快速繁殖与栽培技术的研究. 马春红,陈霞,翟彩霞,郭秀林,崔四平,李广敏. 2004
[7]湄潭苔茶良种组培快繁技术初探. 周国兰,黄燕芬,赵华富,刘晓霞,何萍. 2012
[8]有髯鸢尾“常春黄”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 张翼飞,杨俊梅. 2009
[9]非洲菊品种粉立新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罗福贤,郑思乡,石乐娟,李英. 2009
[10]‘霍巴'海棠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裴轶琨,李晓玲,李克秀,李毅丹. 2011
[11]颠茄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聂振朋,温明霞,李晓林,郭启高,梁国鲁. 2006
[12]紫苤蓝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倪春锋,蒋明,胡齐赞,马玲,张敏. 2010
[13]东方百合鳞片结合叶片切段培养快繁技术. 李宏宇,马鸿翔,雷家军,余桂红,周建涛. 2006
[14]须苞石竹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李欣,张彦妮,陈立新,岳桦. 2009
[15]流苏石斛的离体快速繁殖. 黄卫昌,殷丽青,胡永红,王新其,赵晓峰,李秀芬. 2008
[16]‘农科180’番茄种苗组织培养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 赖呈纯,黄贤贵,范丽华,谢鸿根,郑回勇. 2015
[17]驱蚊香草的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 王志,朱万琴,李风臣. 2004
[18]红掌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综述. 聂振朋,温明霞,罗君琴,李丽,柯甫志. 2008
[19]菜头肾离体快繁技术探讨. 姚丽娟,胡仁勇,徐晓薇,吴旭丽,杨燕萍. 2009
[20]串叶松香草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史向远,王秀红,田良才,张乃生.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性信息素诱捕法和紫外光灯光诱捕法对我国西南区域番茄潜叶蛾的监测诱捕效率及成虫发生期分析
作者:张桂芬;张毅波;冼晓青;李萍;刘万才;曾娟;刘慧;黄聪;王玉生;卞悦;李亚红;王田珍;刘万学;万方浩
关键词:番茄潜叶蛾;成虫发生期预测;性信息素诱捕;监测预报;紫外光灯光诱捕
-
我国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应用进展及对策建议
作者:陈燕羽;罗劲梅;李萍;石旺鹏;王树昌;陈俊谕;迟元铭;陈丽丽;王昊祺
关键词: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研究应用;对策建议
-
基于熵权逼近理想排序法评价干燥方式对黄芪品质的影响
作者:耿君君;谢永康;孟建升;李萍;韩俊豪;李锟;赵妍;杨慧
关键词:黄芪;联合干燥;甲苷;相关性分析;熵权逼近理想排序法评价
-
2022-2023年虾类传染性肌坏死病毒(IMNV)流行情况调查
作者:徐瑞东;夏继涛;李萍;余星潼;姚亮;李文强;贾田畅;张庆利
关键词:传染性肌坏死病毒(IMNV);流行病学;TaqMan RT-qPCR;组织病理;组织原位杂交
-
去红衣与超声处理对花生油体提取及其乳化特性、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作者:曾广镇;赵志浩;周鹏飞;邓媛元;魏振承;张雁;唐小俊;刘光;李萍;张名位
关键词:花生;去红衣;超声;油体;乳液;抗氧化活性
-
川赤芍总苷提取工艺优化、组成和抗氧化活性分析
作者:金鑫;马小龙;李萍;熊川;黄文丽;朱宇
关键词:川赤芍;总苷;响应面;超声波;抗氧化
-
利用CRISPR/Cas9技术创制高番茄红素番茄新材料
作者:杨亮;刘欢;马燕勤;李菊;王海娥;周玉洁;龙海成;苗明军;李志;常伟
关键词:番茄;基因编辑;番茄红素;类胡萝卜素;SlSG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