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作和旱作水稻施磷效应及土壤磷组分的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春霖

作者: 周春霖;尹金来;洪立洲;沈其荣;王凯;丁金海;王茂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作水稻;旱作水稻;施磷效应;土壤磷组分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02 年 18 卷 04 期

页码: 223-22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采用田间和盆栽试验研究了水作和旱作水稻施磷效应及土壤磷组分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旱作水稻增施磷肥对提高株高、分蘖数、根系体积以及增加各生育期茎叶、根系干重的初始效应大于水作水稻;水作水稻最大产量7350kg/hm2时的最大施磷(P2O5)量为104kg/hm2;旱作水稻最大产量6570kg/hm2时的最大施磷(P2O5)量为158kg/hm2,旱作水稻增施更多的磷肥应作为生产上的关键措施之一;施入土壤的磷肥主要转化为树脂 P、NaHCO3 P和NaOH P组分,水作和旱作水稻根际土壤中的树脂 P、NaHCO3 P和NaOH P耗竭量都大于非根际土壤,说明这3个磷组分是水作和旱作水稻的有效磷源。

分类号: S511.061

  • 相关文献

[1]旱作及水作条件下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观察研究. 李曼莉,徐阳春,沈其荣,周春霖,黄新宇,殷晓燕,尹金来,Dittert K. 2003

[2]覆草旱作稻田CH_4和N_2O的排放. 李曼莉,徐阳春,沈其荣,周春霖,尹金来,Dittert K. 2003

[3]干旱绿洲灌区春玉米施磷效应与磷肥投入阈值研究. 连彩云,马忠明. 2020

[4]新垦淡灰钙土玉米施磷效应研究. 桂林国,赵天成,王世荣. 2003

[5]珠三角主菜区土壤速效磷状况调查及施磷效应研究. 李强,陈琼贤,吕业成,万云巧,曹健,赫新洲,张白鸽,高惠楠. 2010

[6]湖南省不同区域早稻施磷效应及土壤速效磷丰缺指标研究. 廖育林,黄铁平,罗尊长,鲁剑巍. 2011

[7]湖南晚稻施磷效应及土壤速效磷丰缺指标研究. 鲁艳红,廖育林,罗尊长,黄铁平,聂军. 2011

[8]麦秸翻压对土壤磷组分的影响. 程宪国,王维敏. 1991

[9]磷肥配施鸡粪对土壤磷组分及有效性影响的研究. 程宪国,王莉. 1992

[10]土壤磷形态组分分级及31P-NMR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汪洪,宋书会,张金尧,刘云霞. 2017

[11]毛叶苕子磷获取特征及根际特性的基因型差异. 常单娜,陈子英,韩梅,李正鹏,严清彪,吕帅磊,周国朋,孙小凤,曹卫东. 2024

[12]土壤磷形态组分分级及~(31)P-NMR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汪洪,宋书会,张金尧,刘云霞. 2017

[13]直播旱作水稻的吸氮特征与土壤氮素表观盈亏. 殷晓燕,徐阳春,沈其荣,周春霖,Klaus Dittert. 2004

[14]旱作水稻产量和品质的研究. 盛海君,沈其荣,周春霖. 2003

[15]北方旱作水稻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王昌华,张燕之,郑文静,赵家铭,滕国锋. 2007

[16]不同覆盖方式下旱植水稻N、P、K吸收特性研究. 张玉烛,刘洋. 2012

[17]不同覆盖物覆盖对旱作水稻田间生态环境及产量的影响. 杨安中,朱启升,张德文,段立珍. 2006

[18]始穗期喷施抗旱剂对地膜旱作水稻后期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杨安中,朱启升,张德文,杨前进. 2007

[19]旱作水稻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和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赵家铭,郑文静,王昌华. 2012

[20]不同土壤覆盖物对旱作水稻生长和产量影响. 王甲辰,刘学军,张福锁,吕世华,曾祥忠,曹一平.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