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胁迫下甘蓝型冬油菜BnYUCCA8基因差异表达及内源生长素含量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呼芳娣

作者: 呼芳娣;刘丽君;马骊;牛早霞;孙柏林;徐佳;杨雯昕;刘博;蒲媛媛;武军艳;方彦;李学才;沈金雄;孙万仓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冬油菜;BnYUCCA8基因;差异表达;低温胁迫;内源IAA含量

期刊名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ISSN: 1000-7601

年卷期: 2022 年 40 卷 003 期

页码: 1-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甘蓝型冬油菜下胚轴长短与其抗寒性强弱呈负相关关系.为研究下胚轴伸长相关的BnYUCCA8基因对低温胁迫的响应,采用同源克隆技术从甘蓝型冬油菜中克隆了BnYUCCA8基因,其CDS全长1281 bp,编码426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BnYUCCA8蛋白是一个不稳定的疏水性蛋白,与埃塞俄比亚芥和甘蓝中YUCCA8蛋白的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BnYUCCA8在叶和根中表达量最高,花和角果中表达量相对较低,且苗期表达量高于花期.随低温胁迫加剧,BnYUCCA8表达量总体呈降低趋势,且'天油2288'(下胚轴伸长较长的弱抗寒品种)较'16VHNTS158'(下胚轴伸长较短的强抗寒品种)基因表达量高.内源IAA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在低温处理24 h时,'16VHNTS158'中IAA含量在4℃、0℃、-4℃较常温(22℃)分别降低68%、92%、97%,'天油2288'中分别降低了77%、89%、94%,且'16VHNTS158'较'天油2288'IAA含量在常温、4℃、0℃、-4℃分别低19%、14%、40%、39%.对BnYUCCA8相对表达量、内源IAA含量和下胚轴长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6VHNTS158'和'天油2288'的BnYUCCA8相对表达量和生长素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2和0.812,存在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下胚轴长度与基因相对表达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4和0.41,与生长素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7和0.591,为正相关关系.由此说明甘蓝型冬油菜BnYUCCA8可能在下胚轴长度和内源IAA含量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分类号: S565.4%Q945.78

  • 相关文献

[1]低温胁迫对甘蔗叶绿体蛋白质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黄杏,孙富,孙波,杨丽涛,李杨瑞. 2012

[2]黄绵土区甘蓝型冬油菜生产品质与土壤质量对不同配肥的响应. 张建学,王芙蓉,杨志奇,雷建明,俄胜哲,王亚宏. 2019

[3]冷胁迫下甘蓝型冬油菜表达蛋白及BnGSTs基因家族的鉴定与分析. 马骊,白静,赵玉红,孙柏林,侯献飞,方彦,王旺田,蒲媛媛,刘丽君,徐佳,陶肖蕾,孙万仓,武军艳. 2023

[4]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晋油10号的选育. 咸拴狮,杜春芳,范建春,咸丽霞. 2014

[5]甘蓝型双低冬油菜新品种晋油9号的选育. 咸拴狮,杜春芳,范建春,沈红星. 2012

[6]甘蓝型与白菜型冬油菜杂交F_1代植物学性状及自交亲和性分析. 赵艳宁,米超,孙万仓,刘自刚,武军艳,方彦,李学才,刘海卿,董云. 2016

[7]广东省适宜"稻稻油"模式早熟甘蓝型冬油菜品种的评价与筛选. 彭菁菁,潘俊峰,汪家凯,李妹娟,胡香玉,梁开明,傅友强,刘彦卓,胡锐,王昕钰,叶群欢,尹媛红. 2024

[8]赤霉素诱导甘蔗节间伸长基因的cDNA-SCoT差异表达分析. 吴建明,李杨瑞,王爱勤,杨柳,杨丽涛. 2010

[9]斑点叉尾(鮰)血浆铜蓝蛋白的全长cDNA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 孟艳青,党广成,刘洋,王启龙,沙珍霞. 2013

[10]芸苔链格孢菌与白菜互作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 刘影,徐文静,杜茜,杨信东,李启云. 2010

[11]高羊茅春化基因FaVRN1亚细胞定位与差异表达分析. 王小利,吴佳海,刘晓霞,舒健虹,王舒颖. 2011

[12]cDNA-AFLP和cDNA-SRAP技术在植物基因差异表达上的应用及其分析比较. 李杨瑞,杨柳,王爱勤,杨丽涛,熊发前,甘崇昆. 2009

[13]青海高原耐旱蚕豆品种青海13号响应干旱胁迫蛋白质组学分析. 李萍,侯万伟,刘玉皎. 2019

[14]高羊茅光周期调控基因FaCONSTANS亚细胞定位与差异表达分析. 王小利,吴佳海,刘晓霞,王舒颖,舒健虹. 2011

[15]骨形态发生蛋白IB型受体(BMPR-IB)基因在蒙古羊卵巢和子宫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何小龙,刘永斌,王峰,田春英,达赖,荣威恒. 2010

[16]甘蔗cDNA-SCoT差异显示分析PCR反应体系建立、优化及应用. 李杨瑞,杨丽涛,吴建明. 2013

[17]水稻分蘖期强势和弱势F_1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戴正元,陈建民,肖宁,周长海. 2010

[18]6个wnt基因家族基因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和成虫的差异表达分析. 王正荣,张艳艳,薄新文,徐雪平,徐春生. 2016

[19]奶牛初乳与常乳乳蛋白变化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杨永新,王加启,卜登攀,张乐颖,李珊珊,张春林,周凌云. 2010

[20]鸭IGF-IR基因部分序列克隆、鉴定及在胚胎期胸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分析. 束婧婷,单艳菊,胡艳,宋迟,宋卫涛,朱文奇,徐文娟,陈文峰,李慧芳.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