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棉QTG对杂种优势贡献的初步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先亮

作者: 张先亮;刘方;王为;黎绍惠;王春英;张香娣;王玉红;王坤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陆地棉;重组近交系(RIL);数量性状基因(QTG);杂种优势;加性上位性效应

期刊名称: 科学通报

ISSN: 0023-074X

年卷期: 2010 年 55 卷 20 期

页码: 30-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一套陆地棉RIL群体QTL定位的结果,结合随机抽取的第116,118株系DNA重组片段来源以及它们田间性状对QTLs的关联分析,基于QTG层面探讨了纯合DNA因子对杂种优势的贡献,试图总结出"显性+超显性+上位性"的观点,即加性及加性上位性是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而显性、超显性、上位性仅为杂种优势的作用方式.结合本研究检测到的杂种优势,简要总结了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并以该2个株系为例进行详解:在连锁群LG01和LG03上的上半部平均长度分别来自母本、父本的加性上位性QTLs,对应于2位点均来自母本的加性上位性QTLs可产生2.99~3.52的差异.单株铃数受2对加性上位性QTLs控制,存在于LG02和LG07上正反互作的加性上位性QTLs可产生0.86的差异.依据加性效应遗传特点可初步提出构建棉花"超级杂交种"的设想.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陆地棉杂种F_2代优势组合的筛选研究. 李卫华,胡新燕,申温文,宋玉萍,徐加安. 2000

[2]早熟陆地棉主要性状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刘丽,孔宪辉,王旭文,王娟,余渝. 2019

[3]转iaaM基因陆地棉种质系的经济性状及其杂种F_1表达特征. 陈旭升,狄佳春,赵亮. 2018

[4]陆地棉芽黄突变体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 董承光,周小凤,马晓梅,王娟,韩柏岳,王新,田琴,李保成. 2020

[5]四川杂交棉花的研究和利用. 黄观武,张东铭,黄荣先,苟云高,施尚泽,王洪谷,曹鉴忠,江卫. 1988

[6]陆地棉杂种优势及自交衰退的遗传分析. 王学德,潘家驹. 1991

[7]新疆转Bt基因棉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 刘丽,余渝,王旭文,王娟,孔宪辉. 2021

[8]陆地棉高强纤维材料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研究. 史立强,张正圣,徐显,赵俊丽,万艳霞,王校栓. 2002

[9]陆地棉杂种F_1和F_2的光合速率与产量的关系. 贾红梅,余渝,周小凤,孔宪辉. 2000

[10]早熟陆地棉主要性状配合力效应及遗传参数分析. 李海燕,吴晓东,赵丹,王天硕,闫烨,史鸿儒,徐敏,王子胜. 2024

[11]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杂种优势研究. 张香桂,周宝良,陈松,张震林. 2003

[12]棉花Bt转基因品系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表现(英文). 郭小平,赵元明,吴家和,张献龙,聂以春. 2006

[13]陆地棉低酚棉种子品质性状的遗传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英文). 张天真,靖深蓉,潘家驹,邢朝柱,郭立平,唐灿明. 2001

[14]陆地棉永久F_2群体产量、品质性状的QTL定位. 李俊文,贾菲,孙福鼎,刘爱英,石玉真,龚举武,商海红,王涛,巩万奎,贾新合,华金平,袁有禄. 2013

[15]陆地棉主要农艺与纤维品质性状的双列杂交分析. 刘艳改,马雄风,周晓箭,张文英,王海风,孟清芹,张文生,裴小雨,周克海,杨代刚. 2014

[16]陆地棉显性无腺体指示性状的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袁有禄,靖深蓉,张天真,潘家驹,刘少林,邢朝柱,郭立平,王海林. 1997

[17]光子陆地棉种质资源主要性状的遗传评价. 孙亚莉,何守朴,孙君灵,潘兆娥,贾银华,庞保印,杜雄明. 2013

[18]抗虫陆地棉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析. 商连光,闫勇,肖荧南,王玉美,华金平. 2012

[19]转基因抗虫陆地棉与优质品系杂交铃重、衣分的遗传及其F_1杂种优势分析. 刘爱英,石玉真,龚举武,王涛,商海红,巩万奎,袁有禄. 2010

[20]16份早熟陆地棉材料主要性状配合力分析. 赵福相,王旭文,孔宪辉,刘文豪,乔金鑫,刘丽,司爱君,袁路,余渝.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