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Pht1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其进化和表达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俞晨良

作者: 俞晨良;张成浩;詹仪花;董文其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粱;磷元素;磷转运家族;基因表达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17 年 29 卷 01 期

页码: 16-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磷是生物大分子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重要营养元素。利用Phytozome数据库,通过拟南芥Pht1家族、水稻OsPht1家族基因序列在高粱全基因组中的同源比对,鉴定并获得了11个高粱Pht1家族成员的基因序列、基因结构、蛋白序列和染色体定位等信息。利用荧光定量的方法,检测了11个SbPht1基因在缺磷和高磷处理下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在缺磷条件下,大部分SbPht1基因表达量上升。高磷胁迫下,SbPT1、SbPT4、SbPT6、SbPT7、SbPT8、SbPT9和SbPT10在根中的表达量上升,SbPT3和SbPT5在地上部的表达量上升。分析高粱全基因组磷转运蛋白,对于研究植物在磷吸收过程中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改良植物吸收和利用磷素意义重大。

分类号: S514

  • 相关文献

[1]极北海带幼苗对氮、磷和铁营养元素需求的研究. 杜欣欣,刘福利,袁艳敏,梁洲瑞,张朋艳,刘升平. 2021

[2]5406抗生菌肥料作用机制的研究Ⅲ.抗生菌在不同土类中的适应性及其轉化氮、磷元素的分析. 尹莘耘,張均康,荀培琪. 1965

[3]高粱SBP基因家族鉴定及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姜昱雯,陈满静,赵应,任艳,周棱波,沈佳奇,邵明波. 2024

[4]生长素与高粱杂种优势关系分析. 商靖,逄洪波,王兰兰,李雪梅,王艳秋,李玥莹. 2023

[5]氮处理对高粱氮代谢相关基因NR、GS、GOGAT表达的影响. 徐洪超,王增雪,逄洪波,王兰兰,李雪梅,马莲菊,张飞,李玥莹. 2024

[6]高粱幼苗水分胁迫诱导表达差异cDNA的研究. 张宏一,朱志华,景蕊莲. 2006

[7]高粱DNA导入小麦后代的和面仪曲线变化. 王晓娟,李兴林,倪建福,王亚馥. 2000

[8]不同高粱品种萌发期抗旱性筛选与鉴定. 吴奇,周宇飞,高悦,张姣,陈冰嬬,许文娟,黄瑞冬. 2016

[9]高粱遗传图谱构建及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葛占宇,马尚耀,成慧娟,严福忠,王立新,王岩. 2012

[10]高粱抗蚜的分子标记RAPD初步分析. 李玥莹,徐兰兰,邹剑秋. 2006

[11]不同施氮水平对高粱子粒淀粉积累规律的影响. 葛占宇,马尚耀,成慧娟,严福忠,王立新,张姼,隋虹杰,潘映雪. 2016

[12]吉林省高粱生产现状及主要问题. 周紫阳,马英慧,李光华,王江红,周连生. 2009

[13]酿造用高粱新品种辽粘3号. 王德生. 2010

[14]无融合生殖研究及其在高粱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张福耀,平俊爱,程庆军,杜志宏,牛天堂. 2000

[15]高粱SSA-1无融合生殖特性及其遗传分析. 张福耀,孟春刚,阎喜梅,郑晋波,平俊爱,王立新,韦耀明,牛天堂,吴树彪. 1997

[16]高粱SSR分子标记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李玥莹,邹剑秋,徐秀明. 2007

[17]高粱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 王德生. 2013

[18]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高粱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肖军,石太渊,郑秀春,段有厚. 2004

[19]高粱不育系124A的选育. 王金艳,杨立国,李刚,李智勇. 2006

[20]高粱抗蚜品种叶片化学物质含量的分析. 李玥莹,赵姝华,杨立国.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