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和高粱品种分析中的初步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玥莹
作者: 李玥莹;马纯艳;陶思源;邹剑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高粱;分子标记;RAPD
期刊名称: 杂粮作物
ISSN: 1003-4803
年卷期: 2005 年 25 卷 05 期
页码: 19-21
摘要: 以玉米丹2100和高粱辽杂10号的可见叶片为材料,应用RAPD筛选技术,对玉米、高粱基因进行分子标记。主要结果如下:(1)对玉米丹2100和高粱辽杂10号叶片总DNA提取纯化的方法进行优化,确定提取总DNA的最佳方法。即CTAB法。(2)初步建立了玉米丹2100和高粱辽杂10号RAPD反应体系,并确定了RAPD反应体系中最佳的引物种类及PCR扩增的最佳反应条件,获得了稳定高效的RAPD扩增结果及多态性较好的DNA。(3)应用RAPD技术筛选14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45条谱带。A2、G4、Y13分别扩增出3条差异谱带分别为OPG-04800、OPA-02450、OPY-13500。
分类号: S513`S514
- 相关文献
[1]高粱抗蚜基因分子标记的建立. 李玥莹,赵姝华,杨立国,刘世强. 2003
[2]高粱抗蚜基因的RAPD分析. 李玥莹,赵姝华,杨立国,刘世强. 2002
[3]高粱DNA提取纯化方法的比较及RAPD反应条件的建立与优化. 李玥莹,赵姝华,刘世强. 2001
[4]高粱DNA导入普通小麦选育高产春小麦新品系研究. 倪建福. 2003
[5]外源DNA导入高粱及其后代的RAPD分子验证. 王黎明. 2002
[6]简单实用的分子标记技术——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 李玥莹,杨立国,刘世强,彭霞. 2000
[7]油菜核不育两用系不育基因RAPD标记研究初报. 黄团,黄先群,李丽,彭慧元. 2009
[8]棉花抗黄萎病的RAPD标记. 房卫平,许守明,孙玉堂,唐中杰,王家典. 2001
[9]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王斌. 2012
[10]小麦条锈菌条中32号生理小种SCAR检测标记的建立. 张勃,郝保军,王保通,李强,李高宝,郭海鹏,王芳,康振生. 2009
[11]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研究中的应用. 陈志辉. 2004
[12]分子标记在丛枝菌根研究中的应用. 孙向伟,王晓娟,张贵启,高飞翔,沈禹颖,金樑. 2009
[13]生物技术在蚕豆上的应用及前景. 侯万伟. 2013
[14]宁夏引种黑核桃品种RAPD分析研究. 李苗,黄学琴,吴全忠,张丽,陈虞超,甘晓燕,石磊,宋玉霞. 2011
[15]分子标记在丛枝茵根研究中的应用. 孙向伟,王晓娟,张贵启,高飞翔,沈禹颖,金樑. 2009
[16]分子标记在青稞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张玉清. 2011
[17]小麦品种"Lee"中抗条锈病基因的RAPD标记. 刘红彦. 1998
[18]栝楼的RAPD-PCR体系建立与优化. 曲益涛,董玲,江芹,宁志怨,廖华俊. 2010
[19]罗汉果性别相关的SCAR标记筛选. 谢文娟,吴钰坡,黄江,刘彦延,林军,莫长明. 2019
[20]RAPD标记在分析家鸡遗传变异中的应用. 朱庆,杨勇,胡刚安.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氮处理对高粱氮代谢相关基因NR、GS、GOGAT表达的影响
作者:徐洪超;王增雪;逄洪波;王兰兰;李雪梅;马莲菊;张飞;李玥莹
关键词:氮处理;基因表达;高粱;氮代谢;基因相对表达量
-
不同高粱品种碳代谢相关酶、SPS基因表达的比较分析
作者:徐洪超;商靖;吕鑫;逄洪波;王兰兰;李雪梅;马莲菊;王艳秋;李玥莹
关键词:高粱;碳代谢相关酶;SPS基因表达;酶活性;品种筛选
-
高粱骨干系株高基因Dw1、Dw2、Dw3检测与评价
作者:吴晗;张旷野;邹剑秋;朱凯;张飞;卢峰;马作斌;段有厚
关键词:高粱;株高;矮化基因;株高基因;Dw
-
春播早熟酿造高粱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分析
作者:王艳秋;张飞;王佳旭;朱凯;郭晓雷;邹剑秋
关键词:高粱;早熟;产量;品质;生态适应性
-
不同高粱品系籽粒淀粉的构成与糊化特性相关性分析
作者:柯福来;张旷野;朱凯;邹剑秋
关键词:高粱;淀粉;糊化特性;相关性分析
-
生长素与高粱杂种优势关系分析
作者:商靖;逄洪波;王兰兰;李雪梅;王艳秋;李玥莹
关键词:高粱;杂种优势;生长素;基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
酿酒专用糯高粱辽糯10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张飞;邹剑秋;卢峰;张志鹏;朱凯;王艳秋
关键词:酿酒;高粱;辽糯10;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