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参耳状幼体体长遗传力的估计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栾生

作者: 栾生;孙慧玲;孔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刺参;遗传力;全同胞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06 年 13 卷 03 期

页码: 378-3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基于全同胞组内相关法估计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Selenka)耳状幼体初中期体长的遗传力。实验中的30个亲参来自人工养殖的成体刺参群体,亲本交配采用巢式不平衡设计,通过人工授精技术,构建了8个半同胞家系和22个全同胞家系。在耳状幼体初期和中期,每个全同胞家系分别测定40~70个后代个体体长。利用SAS软件的GLM过程,计算表型变量的原因方差组分,估算体长遗传力。分析结果显示,雌性遗传方差组分均显著大于雄性遗传方差组分(P<0.05),雌性遗传方差组分存在显著的母性效应(P<0.05)。基于父系半同胞组内相关法计算的狭义遗传力是刺参耳状幼体初中期体长狭义遗传力的无偏估计值,估计值分别为0.74和0.75。结果表明,基于刺参耳状幼体体长的加性遗传方差较大,选择育种对于刺参幼体早期生长的改良具有较大的潜力。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黄海1号”中国对虾体长遗传力的估计. 黄付友,何玉英,李健,马甡,王学忠. 2008

[2]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9月龄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力的估计. 和飞,王印庚,廖梅杰,李彬,孙明超,杜佗,张文泽,范瑞用. 2017

[3]籼稻改良单交种的选育. 周学标,陆作楣. 2007

[4]刺参池塘养殖青苔防治方法. 张传涛,赵炳然,曹金凤,孙祥山. 2016

[5]裂壶藻对刺参生长、免疫及消化酶的影响. 黄亮华,李浩洋,李彬,廖梅杰,陈骏佳,班甲,荣小军,李强,王印庚. 2014

[6]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致病菌——灿烂弧菌的原位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王印庚,荣小军,张凤萍,王岚,廖梅杰,邹安革. 2013

[7]应用PCR方法检测刺参腐皮综合征病原——灿烂弧菌. 张凤萍,王印庚,李胜忠,荣小军,廖梅杰,张正. 2008

[8]仿刺参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潘传燕,臧云鹏,廖梅杰,王印庚,荣小军,张正,李彬,陈贵平. 2012

[9]高温暴雨时节莱州湾沿岸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曹金凤,张传涛,赵炳然,孙祥山,宁晨洁,黄经献. 2016

[10]刺参养殖池环境细菌群落对底质改良剂的响应. 李晓龙,李秋芬,姜娓娓,刘淮德,王晓红,宋娴丽,安鑫龙. 2015

[11]饥饿胁迫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免疫和生长的影响. 田青,荣小军,李彬,廖梅杰,姜燕,范瑞用,王印庚,李强. 2014

[12]刺参体腔液穿刺抽取后细胞恢复过程的初步研究. 王印庚,廖梅杰,郝志凯,王桂青,荣小军,陈贵平,陈霞. 2010

[13]投喂频率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生长、体成分组成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房景辉,刘相全,赵海峰,王圣,韦秀梅,冯艳微,刘义豪. 2014

[14]养殖刺参“化板症”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王印庚,郭伟丽,荣小军,李彬,廖梅杰,张正,陈霞,刘升平. 2012

[15]不同规格刺参的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及吸附特性的影响. 侯诒然,高勤峰,董双林,温彬. 2017

[16]刺参生殖腺发育的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李爽,李耕,潘玉洲,张力,李忠红,林中乔,孙博,李恒德,蒋丽. 2016

[17]中国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与韩国刺参杂交子一代生长和抗病力比较. 谭杰,王亮,高菲,邹安格,孙慧玲,李凤辉,范超晶,左之良,燕敬平. 2015

[18]刺参苗期附着基更换频率对刺参生长及其养殖系统菌群结构的影响. 王印庚,张文泽,廖梅杰,李彬,荣小军,张正,李华,范瑞用,宁鲁光. 2016

[19]池塘底泥生物组成的季节性变化对刺参食物来源的影响. 温彬,高勤峰,张乘,董双林,于海波,李卫东,李泽明. 2016

[20]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2种致病菌间接荧光抗体快速检测方法. 王印庚,谢建军,荣小军,廖梅杰,张正.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