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作草木犀对杨树林地土壤及林分生长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万金
作者: 胡万金;张凤才;张妍
作者机构: 辽宁省生态实验林场;辽宁省杨树研究所
关键词: 草木犀;杨树;土壤养分;林分生长
期刊名称: 辽宁林业科技
ISSN: 1001-1714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38-39
摘要: 为探明杨树人工林间作草木犀对土壤及林分的影响,在 4 年生杨树人工林内间作草木犀,草木犀收获后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和杨树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间作草木犀后,林地土壤养分得到改善,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 29.89%、129.24%、51.35%、154.1%和 28.05%;促进了杨树生长,树高、胸径分别提高了 12.61%和 15.96%.杨树-草木犀复合经营是一种林农间作新模式,可充分利用杨树林下空间资源,解决杨树人工林林地产出低、地力衰退等问题.
分类号: S792.11.06
- 相关文献
[1]玉米间种草木犀技术. 于海林,范瑞兰,吴尔奇,马正耕,王宁. 1988
[2]黑龙江省主要绿肥牧草的生态特性及其栽培利用. 王鹤桥. 1993
[3]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生长经营效果——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为例. 王正安,余治家,王振忠,吴苗,佘萍,马杰,贾宝光. 2023
[4]樟子松成熟林年生长对土壤碳·氮·磷变化的影响. 韩宗育,雷泽勇,王国晨,高志华,刘玉军. 2024
[5]北京山地不同密度侧柏人工林林分生长及灌草多样性研究. 鲁绍伟,陈波,李少宁,张玉平,潘青华,王华. 2012
[6]杨树人工林集约化栽培技术及其经济效益的研究. 李金,刘建民,高鹏,李晓华,邹桂霞,李铁军. 1998
[7]新型杨树缓释肥的缓释效果研究. 陈川,庄春,孙春梅,钟平,邵文奇,陈宗明,杨彩云. 2010
[8]杨树叶中Na~+的积累与其耐盐能力的关系. 杨迎霞,郏艳红,聂莉莉,张越,陈受宜,王景安,刘仲齐. 2009
[9]不同性别杨树应答低氮胁迫的生理学研究. 李小冬,蔡璐,张瑜,王茜,王小利. 2016
[10]沙棘促进杨树生长机制的研究. 李铁军,李晓华. 1997
[11]杨树和柳树富集Cd、Zn、Pb的品种差异性. 张春燕,王瑞刚,范稚莲,施士争,丁永祯. 2013
[12]杨树长势与其叶片养分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陈川,张山泉,庄春,纪凤高,孙春梅,丁国霞. 2005
[13]青海省杨树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耿生莲,周卫芬. 2004
[14]辽西北风沙区杨树沙棘带混宽度的研究. 李铁军,刘景明,李晓华,张俊卿,鹿天阁,田国富,张青. 1995
[15]杨树嫁接造林 实现快速成林. 王伟,李晓阳,曹雪松. 2008
[16]杨树速生丰产林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邹桂霞,李晓华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李铁军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李建华,管志鹏. 1999
[17]杨树根际土自毒物质的积累、毒害及生物修复. 李冠喜,吴小芹,叶建仁. 2013
[18]自然降温对杨树枝条抗寒性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 郑强卿,李铭,李鹏程,姜继元,王晶晶. 2011
[19]天津杨树主要蛀干害虫发生种类及其防治对策. 刘晓琳,谷希树,刘宝生,许静杨,白义川,徐维红,胡霞. 2013
[20]不同品种杨树抗旱性比较研究. 李铭,郑强卿,窦中江,姜继元.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红松-刺龙牙套栽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作者:师立鹏;丁磊;李淳;徐阳;刘晴;张妍;丁琳琳;潘丕克
关键词:红松;刺龙牙;土壤;理化性质
-
接种紫丁香蘑对杨树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作者:张妍
关键词:紫丁香蘑;Lepista;nuda;84K杨;Populus;alba*Populus;glandulosa;外生菌根;根系发育
-
不同日龄非洲鸵鸟盲肠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作者:蒋金凤;谢洋;张妍;周峰;兰忠岐;沈爽;罗青平;王家乡;李鹏
关键词:非洲鸵鸟;盲肠;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学
-
杨树大田扦插苗营养杯移栽补植造林技术
作者:张妍;彭儒胜;王乃锐;刘巍;于雷;计家宝
关键词:杨树;营养杯;补植;造林
-
三种复方植物精油驱蚊效果实验室观察研究
作者:李昱昊;刘昱男;张妍;管志欣;张俊杰;肖长广;李宗杰;李蓓蓓;邵东华;刘珂;邱亚峰;马志永;孙尧;魏建超
关键词:植物精油;驱避剂;白纹伊蚊;有效保护时间
-
间伐方式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状况、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作者:丁磊;潘丕克;李淳;徐庆祥;姚博;徐阳;刘晴;丁琳琳;张妍
关键词:间伐方式;更新树种;林木生长;植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
-
杨叶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防治药剂筛选及杨树抗病性评价
作者:冯连荣;矫丽曼;张妍;王乃锐;王诗琦;彭儒胜;宋立志;池玉杰
关键词:杨树;叶枯病;生物学特性;药剂筛选;抗病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