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磷对高油玉米和普通玉米吸磷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萍

作者: 何萍;金继运;李文娟;刘海龙;黄绍文;王秀芳;王立春;谢佳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油玉米;磷营养;吸磷特性;品质;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05 年 38 卷 03 期

页码: 538-5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磷肥用量对高油玉米和普通玉米吸磷特性及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玉米四密 25 比较,高油玉米通油 1 号的磷素吸收最大速率较小,且其最大速率出现的日期较晚,吸磷总量较低。通油 1 号和四密 25 施磷(P2O5)分别以 45 和 75 kg?ha-1的处理获得较高的磷素吸收最大速率和较早的最大速率出现日期。但两品种吸磷总量均以施磷(P2O5)105 kg?ha-1的处理最高。玉米籽粒磷素主要来源于根系的吸收,而通油 1 号籽粒中的磷素比四密 25 更多地来源于后期的根系吸收,而较少来源于营养体的磷素转移。高油玉米通油 1 号具有较高的油分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但淀粉含量和籽粒产量却低于普通玉米四密 25。适宜施用磷肥可以提高两品种玉米籽粒蛋白质和脂肪酸及其组分含量,但施磷对两品种淀粉及其组分含量的增加不明显。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磷水平对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温洋,金继运,黄绍文,左余宝,李志杰. 2005

[2]施磷对紫花苜蓿光合特性以及生长的影响. 温洋,金继运. 2007

[3]施钾对高油玉米和普通玉米吸钾特性及子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何萍,金继运,李文娟,刘海龙,黄绍文,王秀芳,王立春,谢佳贵. 2005

[4]高油玉米花粉直感效应对普通玉米品质的影响. 王立春,谢佳贵,王秀芳,张国刚,尹彩侠,侯云鹏. 2006

[5]氮、磷和钾营养对优质玉米子粒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黄绍文,孙桂芳,金继运,左余宝,何萍. 2004

[6]磷肥对日光温室番茄磷营养和产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张彦才,李若楠,王丽英,刘孟朝,武雪萍,吴会军,李银坤. 2008

[7]海南露地辣椒磷肥肥效研究. 张文,吉清妹,翁艳梅,唐继伟,王敏,黄绍文,谢良商. 2014

[8]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品质的对比研究. 王鹏文,王国琴. 2000

[9]利用高油玉米花粉直感效应提高普通玉米品质和产量的研究. 王永宏,虎东岳,沈强云,许志斌,刘萍,宋同明. 2003

[10]种植密度对绿洲农区高油玉米子粒品质的影响. 柳延涛,李鲁华,陈树宾,王友德,郭斌,段震宇,王婷. 2010

[11]密度对高油玉米HE-2灌浆后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达龙珠. 2011

[12]高油玉米产业化开发在云南省的发展前景. 杨克昌,王云美,高祥扩,赵自仙,孔建华,孙家荣,白文睿. 2003

[13]部分高油玉米杂交组合主要性状的研究与分析. 梁孝莉,孙德全,林红. 2010

[14]种植密度对高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许燕玲,柳延涛,李鲁华,王友德,黄剑斌,段震宇. 2009

[15]低磷和干旱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大豆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钟鹏,吴俊江,刘丽君,林蔚刚,董德建,王建丽. 2009

[16]营养液不同磷浓度对柠条苗期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牛西午,丁玉川,徐强,程滨. 2003

[17]氮离子注入谷子对提高磷的利用率的研究. 陈慧选,马建萍,余增亮,陈慧平. 1998

[18]水磷互作对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大豆苗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钟鹏,吴俊江,刘丽君,林蔚刚,董德建,王建丽. 2007

[19]供磷水平对小麦幼苗利用胚乳中磷的影响. 孙海国,张福锁,杨军芳. 2002

[20]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稻田土壤磷素及水稻磷营养的影响. 赵庆雷,王凯荣,马加清,杨连群,谢小立,张士永,袁守江.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