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向祾祾

作者: 向祾祾;申悦;孙建;华子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口服用药;静脉用药;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Meta分析

期刊名称: 儿科药学杂志

ISSN: 1672-108X

年卷期: 2023 年 07 期

页码: 31-36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药物给药途径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9月6日。纳入采用口服用药(试验组)和静脉用药(对照组)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共330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口服用药组动脉导管闭合率与静脉用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4,95%CI 0.96~1.12,P=0.39),两组患儿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前证据表明,口服用药与静脉用药治疗PD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无明显差异。受研究数量和质量的影响,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探讨不同给药途径对不同特征、用药时机的早产儿PDA闭合的影响。

分类号: R722.6

  • 相关文献

[1]儿科静脉用药精细化管理——审方前置系统的建立与实施. 陈添,黄晓英,胡凌,杨彬,况迪. 2022

[2]儿童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 陈兰兰. 2019

[3]儿童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单中心疗效及中长期随访观察. 周冀玮,易岂建,王献民. 2020

[4]超声心动图评估常见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善的自身前后对照试验. 袁龙宇,黄智林,罗静,孙慧超,刘玲娟,袁宇星,田杰. 2023

[5]早产儿经母乳获得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研究现状. 冉丽红,包蕾. 2016

[6]早产儿早期经验性应用抗生素对其肠道菌群的近期影响. 朱丹萍,杜立中,余加林,艾青,肖洒,程晨,张云辉,贺雨,潘云,宋思捷. 2016

[7]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羊水胎粪污染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的相关性. . 2019

[8]早产儿经母乳获得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及随访观察. 冉丽红,包蕾. 2018

[9]早产与足月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对比分析. 刘利,李秋宇,安瑶,冉亚林,李禄全. 2017

[10]影响足月和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熊小琴,冯伟,李小玉,邓春. 2020

[11]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分析. 岳伟红,余加林. 2022

[12]新生儿脑室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研究进展. 陈锐,芦起. 2020

[13]早产儿出生后4周内肠道微生物的产气差异. 王雪芳,李娟,朱立颖,尹迪,张华婷,李娜,龚小慧,胡勇. 2021

[14]母亲心音联合话音刺激对NICU早产儿体格发育影响的研究. 李倩,陈丽,涂素华,李雨昕,章容,付利珍. 2021

[15]早期听觉刺激干预对NICU早产儿影响的研究现状. 李倩,涂素华,李雨昕,谭琳,罗珊,陈丽. 2020

[16]母亲心音联合话音刺激对NICU早产儿心率及行为状态的影响. 李倩,涂素华,李雨昕,谭琳,罗珊,陈丽. 2019

[17]枸橼酸咖啡因中剂量与小剂量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比较研究. 马娟,汪丽,李宛卫,刘慧,朱恋,陈龙. 2019

[18]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研究进展. 许照洁,包蕾. 2019

[19]初乳口腔涂抹/滴注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meta分析. 王琪,张先红,魏璐,余静. 2019

[20]我国早产儿延续性护理研究现状. 余静,张先红,魏璐,王琪.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