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标记结合田间观察快速鉴定外源DNA导入玉米的变异后代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芳
作者: 刘芳;刘晓鑫;高树仁;袁英;孔祥梅;刘德璞;李晓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分子标记;快速鉴定;外源DNA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08 年 6 卷 04 期
页码: 53-5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本研究通过花粉管通道导入技术将甜高粱总DNA导入优良玉米自交系4112和8902中,并应用RAPD标记技术从导入后代中筛选出变异后代。从306个RAPD引物中筛选出79个引物对供受体及导入后代进行鉴定,其中10个随机引物在供、受体和导入后代间有多态性。对D1和D2代进行田间茎秆糖分调查,并对D2代室内考种,发现糖分含量和穗长、穗重、轴粗、穗粒重等穗部性状都发生了明显变异。结合分子鉴定结果,最终获得了一批变异材料。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牛牌19大白菜杂交种种子纯度快速鉴定方法研究. 刘栓桃,张志刚,王立华,王荣花,李巧云,赵智中. 2020
[2]快速鉴定新菠萝灰粉蚧的分子标记技术. 马光昌,王晓妮,牛黎明,龚治,温海波,金启安,彭正强. 2017
[3]大白菜杂交新组合ZF006未成熟杂交种纯度分子标记快速鉴定. 刘栓桃,张志刚,王立华,王荣花,李巧云,赵智中. 2020
[4]利用外源DNA导入新技术选育玉米新品系及杂交种. 杨立国,王金艳,石太渊,汪由,蒋文春. 2005
[5]利用外源DNA导入玉米自交系创造变异的研究. 安颖蔚,张宝石,杨立国. 2007
[6]外源DNA浓度对玉米开苞导入后代性状变异的影响. 安颖蔚,高西宁,周旭梅,杨立国. 2009
[7]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卢峰,吕香玲. 2006
[8]SSR标记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杨留启,杨文鹏. 2008
[9]玉米S组CMS育性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李建生,刘纪麟,石永刚. 1997
[10]分子标记在玉米抗旱育种中的应用. 朴红梅,李万良,张英,穆楠. 2008
[11]玉米骨干亲本黄早四抗病基因遗传传递规律的初步研究. 赵峰,孟祥兵,李卫华,徐秀德,王斌,郭宝太. 2008
[12]玉米粗缩病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王凤梅,李平路,孟庆华. 2017
[13]SNP分子标记在玉米非生物逆境抗性上的研究进展. 于滔,曹士亮,张建国,王明泉,王成波,武尓娜,刘宝民,曹靖生. 2019
[14]玉米茎腐(青枯)病研究进展. 钮笑晓,李小波,孙毅,马海林,张洁,刘亚飞,郝曜山,崔贵梅. 2020
[15]不同遗传背景甜糯双隐性玉米种质的SSR鉴定. 宋俏姮,孔亮亮,刘俊峰,杨跃华,张垚,高必军. 2020
[16]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胡丹东,赵久然. 2007
[17]N~+离子束注入玉米自交系变异的生物学效应与分子标记分析. 王创云,王陆军,秦作霞,王艳梅,侯雅静,张丽娜,李海燕,王美霞. 2011
[18]SSR标记及其在玉米研究中的应用. 于新艳,王凤格,赵久然,王玺,匡猛. 2007
[19]玉米种质资源H21和Mo17抗亚洲玉米螟的QTL分析. 于永涛,宋燕春,黎裕,石云素,马峙英,池书敏,王天宇. 2003
[20]分子标记及其在玉米研究中的应用. 孙立娜,王璐.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随机分布条件下种群空斑对点格局分析结果的影响
作者:李聿泽;王鑫厅;李海兵;范静宇;姜超;刘芳;李素英;梁存柱
关键词:空斑;点格局分析;K(r)函数;g(r)函数;屏蔽
-
褐飞虱中富含丝氨酸/精氨酸的可变剪接因子特性和生物学功能研究
作者:贾毅帆;王新峰;王雅宣;刘芳;肖晶;魏琪;傅强;万品俊
关键词:褐飞虱;SR蛋白;可变剪接;RNAi
-
基于Na+、K+相关指标动态监测玉米苗期盐碱胁迫伤害
作者:孙博;张春宵;刘俊宇;董菁;金峰学;刘学岩;石创业;吴松权;李晓辉
关键词:玉米;盐碱胁迫;Na+含量;K+含量;Na+/K+比
-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烤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刘芳;孟智勇;马浩波;李朋;宗胜杰;宋笑龙;王俊生;李岩;冀德红
关键词:烤烟;有机肥;无机肥;肥料配比;产质量
-
玉米P5CS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刘俊宇;张春宵;孙博;董菁;石创业;吴委林;李晓辉
关键词:玉米;P5CS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盐碱胁迫;基因表达
-
海藻糖浸球对低温胁迫后百合幼苗生长的影响
作者:肖金莹;彭启令;孟繁旭;张斯有;安定红;李佶憓;刘芳;姜海洋
关键词:百合;海藻糖;低温胁迫;萌发生长
-
低温鸡肉肠中蜡样芽孢杆菌分离鉴定及其毒力基因与药敏性分析
作者:都龙;杨宇恒;唐文翔;肖亚培;孙芝兰;刘芳;王道营
关键词:蜡样芽孢杆菌;鸡肉肠;分离鉴定;毒力基因;药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