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茜
作者: 张茜;李新;关雅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转基因技术;玉米;遗传育种;应用
期刊名称: 种子科技
ISSN: 1005-2690
年卷期: 2023 年 41 卷 003 期
页码: 133-135
摘要: 转基因技术是指借助DNA重组技术,通过克隆将优良的基因导入玉米植株中.借助转基因技术,能够弥补传统玉米杂交过程中存在的弊端,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文章以转基因技术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我国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总结了实际运用中的限制因素,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几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展望,以期为相关单位和人员提供参考.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转基因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尹祥佳,翁建峰,谢传晓,郝转芳,王汉宁,张世煌,李新海. 2010
[2]玉米遗传育种技术探究. 郭峰,郭瑜,刘守渠. 2019
[3]植物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魏玉清,许兴. 2003
[4]转基因技术在家蚕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吴凡,李德臣,郝瑜,肖胜武,陈登松. 2018
[5]转基因技术在我国农业中的应用和进展. 江川,王金英,丁红萍,谢冬蓉. 2001
[6]植物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黄珊. 2012
[7]浅谈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杨清华,袁凤杰. 2021
[8]转基因技术及其在苹果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索相敏,郝婕,李学营,鄢新民,王献革,冯建忠. 2016
[9]转基因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魏颖,杜进民,王磊,杜密英. 2008
[10]转基因玉米研究现状及其产业化发展对策. 王庆祥,吕桂兰. 2003
[11]玉米转基因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张彦琴. 2015
[12]玉米淀粉生物合成及其遗传操纵. 张红伟,谭振波,陈荣军,李建生,陈刚. 2003
[13]玉米转基因育种技术概述. 石清琢,姜敏. 2005
[14]用转基因技术进行玉米抗螟育种的研究进展. 何康来,王振营. 2006
[15]大麦加倍单倍体(DH群体)的建立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汪军妹,沈秋泉,杨建明,杨文新. 2002
[16]SSR分子标记在梨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冯章丽,刘畅,顾广军,程显敏,刘延杰,卜海东,于文全. 2017
[17]试论单倍体的产生途径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孙玥,苏京平,王胜军,闫双勇,孙林静. 2019
[18]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吴凡,范锦,李德臣,陈登松. 2011
[19]微卫星标记技术在绵羊育种中的应用. 罗春彦,白锋,周喜荣,于丽娟,张恺,玛尔孜亚·亚森,阿米妮古丽·阿不力孜,纳扎开提·艾尼万尔,买坎·沙力,张艳花. 2024
[20]AFLP技术在蔬菜作物遗传育种研究上的应用. 范丙友,刘玉梅,高水平.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江苏省商品蛋鸭生产现状调查与分析
作者:张丹;梁忠;戴有礼;刘向萍;顾华兵;王晓峰;张静;朱静;李婷婷;段炼;李新
关键词:蛋鸭;生产现状;饲养方式;江苏
-
麦类作物蓝粒性状遗传与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李红艳;姚晓华;姚有华;李新;吴昆仑
关键词:麦类作物;蓝粒性状;品质;遗传;调控机制
-
刈割对青稞恢复特性及籽粒和秸秆产量品质特性的影响
作者:贺佳奇;白羿雄;姚晓华;姚有华;安立昆;王玉琴;王小萍;李新;崔永梅;吴昆仑
关键词:再生恢复;产量;饲用品质;抗氧化酶;内源激素
-
宁夏中部干旱带玉米高产、高光效生产存在问题、研究现状及展望
作者:关雅静;张茜;李新;孔德杰
关键词:玉米;品种;密植;高产;高光效;耕作方式
-
基于数值模拟的红枣片不同干燥方式热质传递仿真与试验
作者:李孟卿;张小强;朱丽春;张茜;贾文婷;金新文;杨旭海
关键词:干燥动力学;热质传递;数值模型;红外辐射;压力脉动
-
鳙鱼肽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及体外性质研究
作者:郑昌亮;孙洁;陈梦婷;汪兰;石柳;丁安子;乔宇;李新;曲映红;吴文锦
关键词:鳙鱼肽;壳聚糖;离子凝胶;纳米颗粒
-
川西南凤仙花属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作者:赵秋燕;张茜;曹孟会;陶宇蝶;周敏;黄海泉;瞿素萍;黄美娟
关键词:川西南;凤仙花属植物;地理分布;形态特征;层次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