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不育系BNS在石家庄地区育性转换规律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玉平

作者: 刘玉平;茹振刚;陈希勇;李辉;李亚军;赵爱菊;宿振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不育系;育性转换;BNS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科学

ISSN: 1008-1631

年卷期: 2011 年 15 卷 06 期

页码: 52-55

摘要: 2006~2010年在河北省石家庄地区自然条件下,对小麦温敏不育系BNS进行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了其在石家庄自然生态条件下的开花习性和育性转换规律。结果表明:播期对BNS育性影响较大,随着播种期的推迟,BNS雄性育性表现为完全败育或高度不育→半不育→完全可育的育性转换规律。BNS在石家庄地区10月9日以前播种,具有稳定的不育期,在此时期制种安全可靠;在11月10日以后播种,具有稳定的可育期,并且自交结实率高,繁殖系数高。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NS育性转换与内源激素的关系研究. 张自刚,马小飞,张红霞,王震,张思妮,郭冬,张永鹏,马翎健. 2016

[2]小麦雄性不育育性转换相关基因TaG3BP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周琳磷,宋国琦,李红燕,胡银岗,何蓓如. 2010

[3]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转换规律研究进展. 权威,孙辉,赵昌平,刘黎明,于卓. 2007

[4]不同生态环境和日温差对BS型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育性转换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孙辉,赵昌平,岳洁茹,白秀成,杨吉芳,叶志杰,张风廷. 2024

[5]小麦雄性不育系FA99-3和BS101的育性转换特性比较分析. 孙辉,张风廷,苑少华,白建芳,苑国良,王娜,白秀成,杨吉芳,赵昌平,张立平. 2019

[6]小麦“临型不育系”的初步研究. 孙宝丰,许钢垣,景蕊莲. 1988

[7]小麦蓝粒两用系的研究. 行翠平,安林利,韩东翠,史民芳. 2009

[8]S~v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的研究. 李曼,张月学,韩微波. 2009

[9]玉米温敏核雄性不育育性转换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汤继华,赫忠友,陈伟程,谭树义,谢惠玲,李永亮. 2003

[10]籼型两用核不育水稻的稳定性研究. 尹华奇. 1992

[11]温光条件对龙特浦A育性影响的研究初报. 顾来顺,高恒,何顺椹,姚立生,孙明法,杨立彬. 1994

[12]光敏核不育水稻在寒冷稻作区的育性转换特性及开花习性. 吴长明,曹静明,傅秀林. 1993

[13]温敏核不育水稻的遗传与稳定性. 尹华奇. 1992

[14]三个籼型光敏核不育系在长沙的育性观察. 武小金. 1990

[15]光敏核不育水稻的温光反应研究. 尹华奇. 1991

[16]低温敏感不育水稻培矮64S育性转换的植株温度指标. 吕川根,邹江石,胡凝,姚克敏. 2007

[17]两系杂交水稻研究现状与对策. 孙宗修,于永红,胡国成,肖晗,斯华敏,付亚萍. 2000

[18]粳稻光敏核不育系93—926s的育性转换研究. 牛芝霞,邹美智,李艳萍,牛景,张维强. 1999

[19]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和9-2S的育性在杭州的观察. 李振宇,徐红岗. 1990

[20]培矮64S在云南的育性表现及其利用研究. 杨怀礼,朱建军. 199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