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区旱地玉米不同覆盖方式的生态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喜文
作者: 张喜文;王桂兰;黄明镜;郭书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寒区;旱地玉米;覆盖方式;生态效应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4-1113/S
年卷期: 2000 年 28 卷 04 期
页码: 21-2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1993~ 1997年 ,在高寒区旱地采取地膜覆盖、秸秆覆盖、下铺秸秆上覆地膜等覆盖方式 ,与传统耕作不覆盖进行比较 ,研究了其对产量及生态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下铺秸秆上覆地膜处理可有效克服单纯覆盖消耗地力过重和单纯整秸秆覆盖又导致地温下降的弊病 ,能显著提高玉米单产。原因主要是有效地调节了地温 ,延长了生育期 ;提高了土壤的贮水能力和降水利用效率 ;土地用养结合 ,水、肥、气协调供应
分类号: S513.048
- 相关文献
[1]旱地玉米秸秆还田秋施肥生态效应研究. 周怀平,杨治平,关春林,李红梅. 2005
[2]旱地玉米不同种植方式生态效应初报——玉米膜外侧晚播栽培技术. 张喜文,李洪,王清水,孙万荣,梁士孝,李彦文,程宏莲. 1993
[3]高寒区SF型日光温室结构设计. 卜晓冬,张京社,史明映. 2012
[4]晋北高寒区乾坤 地莜麦增产措施. 徐惠云,李成雄. 1999
[5]高寒区鲜食枣设施促早栽培技术. 安晓宁,牛艳,杨俊强,赵武娟,吴国林. 2019
[6]高寒区春甘蓝套作籽粒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究. 陈燕妮,王彧超. 2019
[7]十二个极早熟玉米杂交种在我国北部高寒区的适应性鉴定分析. 陈海军. 2017
[8]高寒区日光温室甜瓜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张涛,杨晋明,郝科星,王铭. 2016
[9]甘肃临夏高寒区饲用藜麦产草性能和营养价值. 黄杰,杨发荣,刘文瑜,魏玉明,谢志军,何振富,杨钊. 2024
[10]甘南高寒阴湿区多年生牧草越冬性研究. 谢志军,王国栋,李珂璟,董俊,钱加绪,顾娴. 2023
[11]高寒区玉米叶片光合参数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 历艳璐,王俊鹏,于欣志,魏宏磊,赵洪祥,边少锋,张治安. 2024
[12]高寒区玉米丰产栽培技术. 于静,李洪,鲁喜荣,郭凤琴. 2015
[13]密度与氮肥施用量对高寒区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梦飞,郭庆瑞,郭凤琴. 2011
[14]黑龙江北部高寒区早熟大豆科技创新现状与对策. 韩德志,房树彬,张伟力,王元林,刘祥军,闫洪睿,张雷,鹿文成,梁吉利. 2016
[15]山西省高寒区玉米生产特点及主要高产栽培技术. 李育才,李洪,韩新田. 2014
[16]高纬寒地大豆杂交方法介绍. 韩德志,卢锐,闫洪睿,张雷,鹿文成,梁吉利,贾鸿昌. 2016
[17]三种防冻剂在北疆枣树上的应用. 张献辉,陈奇凌,王东健. 2012
[18]高寒区现代日光温室结构设计与建造. 张京社,柴文臣. 2012
[19]高寒区铁路工程迹地恢复植被快速建植技术研究. 王学朋,王乾鑫,赵鹏鹏,赵晓华. 2025
[20]黑龙江中南部不同品种和刈割时期对燕麦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仲鹃,郝曦煜,李峰,王雪.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大白菜雄性不育杂交种高原青麻叶1号
作者:赵洪朝;柳海东;王桂兰
关键词:
-
晋中盆地典型耕地厚度、土壤养分空间变异
作者:乔磊;黄明镜;张吴平;王国芳;任健
关键词:农田土壤;地统计学;莫兰指数;耕层厚度;土壤养分
-
减氮量施用缓释氮肥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硝/铵态氮含量剖面分布的影响
作者:赵聪;张伟;刘化涛;王晓娟;黄学芳;黄明镜;张冬梅;王娟玲
关键词:减氮施肥;缓释肥料;玉米产量;土壤硝态氮
-
长期定位免耕和施有机肥对旱地冬小麦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杨娜;王珂;席吉龙;姚景珍;张建诚;黄明镜;李永山
关键词:旱地冬小麦;免耕;水分利用效率;有机肥;产量
-
玉米新品种强盛377的选育及高产配套技术
作者:王学雄;闫彩清;董民堂;于晓慧;王桂兰;李盛;李凌雨
关键词:玉米;强盛377;选育;栽培技术
-
山西小米与小麦混合粉流变学特性的分析
作者:张桂英;张喜文;申瑞玲;李萍;杜文娟;姜龙波
关键词:小米;小麦;面团流变学;主成分;因子分析
-
覆膜穴播条件下降水年型和群体密度对张杂谷5号分蘖成穗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黄学芳;黄明镜;刘化涛;赵聪;王娟玲
关键词:张杂谷5号;群体密度;降水年型;穴播;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