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后冷却工艺对冷却猪肉肉色、质量分类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京新

作者: 孙京新;汤晓艳;周光宏;徐幸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冷却猪肉;常规冷却工艺;二阶段急速冷却工艺;肉色;质量分类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06 年 22 卷 08 期

页码: 203-208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了宰后猪胴体分别采用常规冷却工艺(宰后45 m in起,(3±0.5)℃、0.4 m/s冷风冷却24 h)和二阶段急速冷却工艺(宰后35 m in起,-20℃、2 m/s冷风冷却1.5 h;(3±0.5)℃、0.4 m/s冷风冷却22.5 h)对冷却猪肉肉色、质量分类的影响。通过测定冷却猪肉pH值和T(温度)及肉色仪器测定参数值(L*、a*、b*)和肉色分值,确定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猪肉质量分类判断。结果表明,常规冷却工艺冷却猪肉的T45m in与pH45m in、L*、肉色分值呈极显著性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37,0.45,-0.39;L*与肉色分值呈最大的负相关,相关系数达-0.80;PSE猪肉占18.6%,RFN(正常)猪肉占80.4%,而DFD猪肉仅占1.0%。二阶段急速冷却工艺在宰后初期比常规冷却工艺不仅有效降低冷却猪肉温度,而且同时使其pH值下降缓慢;其PSE猪肉降至12.0%,RFN(正常)猪肉升至87.0%,DFD猪肉仍为1.0%。提示二阶段急速冷却工艺可改善冷却猪肉肉色、进而提高其质量。

分类号: TS251.1

  • 相关文献

[1]青海羊厩肥质量数值分类研究. 廖铁军,黄云,邹宗杰,邓义林. 1996

[2]不同保鲜剂处理对冷却猪肉保鲜效果的研究. 李超. 2015

[3]基于微生物危害的冷却猪肉加工过程关键控制点分析与控制. 刘寿春,赵春江,杨信廷,王国利,钟赛意. 2013

[4]辐照冷却包装分割猪肉研究. 林若泰,唐年鑫,熊光权,陈玉霞. 1999

[5]猪肉冷链物流感官质量控制图设计与应用". 刘寿春,赵春江,杨信廷,钱建平,王国利,钟赛意. 2014

[6]数字图像和逐步回归客观评定冷却猪肉肉色. 孙京新,罗欣,汤晓艳,周光宏. 2008

[7]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保鲜冷却猪肉的效果研究. 时威,谢为天,张岩,徐春厚,刘颖. 2011

[8]鲜肉加工的发展趋势. 王可. 2000

[9]辐射诱导冷却肉脂肪氧化机理与抑制方法研究. 哈益明,王锋. 2006

[10]高氧气调包装对不同品种冷却猪肉贮藏品质及持水性的影响. 李侠,李银,张春晖,邓少颖,景晓亮,王春青. 2016

[11]波动温度贮藏过程冷却猪肉货架期品质研究. 刘寿春,赵春江,杨信廷,周国民,王国利. 2012

[12]冷却猪肉供应链中微生物污染研究. 张姝楠,潘家荣. 2008

[13]冷却肉低剂量辐照后的理化和感官特性变化. 邓明,哈益明,严奉伟,吴谋成. 2005

[14]鸭肉宰后肌肉色差研究性分析. 周志刚. 2014

[15]猪MB基因外显子3的多态性分析. 丁国杰,刘娣,戴秀丽,柴华. 2007

[16]高压静电熟化对牛肉食用品质的影响. 解祥学,孟庆翔,刘萍,李德勇,任丽萍. 2012

[17]应激模式对不同品种肉鸡肉色的影响. 董亚维,张宏福,卢庆萍,王永军. 2006

[18]益生素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屠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 李菊,张日俊. 2007

[19]不同品种牛背最长肌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解祥学,孟庆翔,任丽萍,张心壮,刘萍. 2012

[20]辐照处理对盐水鸭和烤鸭品质的影响. 张扬,赵永富,常国斌,冯敏.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